返回

第0018章 三段射击

首页
王首创,实际上明初时候沐英就用过这种办法成功平定彩云之南。

     三个人为一组,由一个技术最好的人担任射手,其他两人在其身后负责装填。

    能大幅度增加火枪射击效率。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欧洲军队的回旋射击战术。

     “不用拘泥于三段射击,可以扩展到六个人,九个人都行。

    ”王霄小小的开个金手指“可以使用线列步兵战术进行密集齐射。

    前排射击之后回旋,由后排接替而上。

    一排一排的回旋上前保持火力投送密度。

    ” 孙传庭一脸恍然大悟的神色,当即送上香屁。

     王承恩他们或许无法理解,不过这个时候却是反应神速的跟上,各种称赞的话都不带重复的。

     “整天瞎说什么大实话。

    ”王霄摆手,示意徐光启“燧发枪的产量如何?” “每天可产三支。

    ” 王霄脸上的笑意瞬间消散。

     一天三支,这也能叫产量?这分明就是工艺品好吧! 徐光启解释“能做这新枪的工匠不多,而且工艺复杂手续太多。

    稍有差错就会整个报废。

    所以产量上不来。

    ” 王霄拿回燧发枪仔细打量“这上面雕刻这些漂亮花纹做什么,这是要大规模普及用的。

    这些无用的装饰全都取消。

    类似枪托这样的东西可以让学徒去做。

    把有经验的工匠们都集中起来,看看有哪些可以减少的部件和工序全部取消掉。

    能提出有用意见的给重赏。

    ” 在王霄的眼中,燧发枪那是消耗品。

    明年皇太极就要杀过来了,按照这个产量倒是撑死也就组建个两三千的火枪队。

    这还没算日常训练的损耗。

     “必须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产量。

    ”王霄开出支票“做的好有赏赐,做不好有罚。

    秦朝的工匠制度你应该知道,就按照那个来。

    每个月的产量至少要提升到三百支以上。

    ” 王霄也知道纯粹手工打造的话产量肯定上不去,他在等汤若望弄来的机器。

     虽然在王霄的眼中那都是极为原始,博物馆里都不好找的原始机械。

    可在这个时代,那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等到机器和工匠到来,王霄的目标就会提升到月产五百支。

    而他的底线,则是至少一个月生产千枝以上。

     王霄看过很多有关明末的小说,绝大部分解决的办法都是将目光放在了内部。

    而他的打算则是,为什么不能从外部来想办法。

     暹罗的大米,缅甸的木材,吕松的金矿,南洋的香料。

    凭什么这些地方只能是被欧洲人占据,把主人换成大明才是最好的选择。

     对了,还有东瀛。

    德川幕府可是储备有海量的大米。

     王霄没钱去买,也不想花钱买。

    他打算直接用抢的。

     不但要东西,还要人,还要地! “这件事情一定要上心。

    ”王霄嘱咐满脸为难的徐光启“伯雅留下和你一起商议,下次再来看看火炮的进展。

    ” 王霄离开皇庄,浩浩荡荡的返回京城。

     他这次出来没大张旗鼓的打仪仗,四周的护卫也都是便服。

    路过一条街道的时候听到外面喧哗不断,好奇的探头查看。

    就看到许多入京赶考的士子们正围在一栋足有三层的酒楼外喧哗叫嚷非常热闹。

     这家酒楼的名字非常霸气,叫做状元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