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货郎

首页
疼不?” 李青文闻声翻身起来,陈氏把他手拉过来一看,两个手心通红,倒是没有起泡。

     心疼的不行,陈氏把手里的盒子打开,沾着里面白色的油膏给李青文抹在手心上,“这是獾子油,管烫伤的,这两天注意别沾水……” 抹了油膏后的手心不那么干巴巴的疼了,李青文连连点头。

     “这事教给娘,以后仔儿就不用受这个罪了。

    ”陈氏说道。

     李青文摇头,“娘,以后干活多了,手糙了就不怕了。

    ” 看到他这么乖巧,陈氏不由得想起从前小儿子不明白事时的那些风言风语,鼻子一酸,拍着李青文的手臂,“油膏我放在旁边,疼了你就抹点。

    ” 怕油膏沾到炕上,李青文正琢磨这手咋放能舒服点,就看到他三哥的手摸索到他身下,没摸到湿,就自觉的缩了回去。

     李青宏看了弟弟近十年,李青文知道习惯一时半会改不了,他和他们都需要时间来适应。

     柳山县周边有通向不同方向的十几条路,每一条路向周边延伸,连通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村子。

     离县城近的村子通常比山沟里的村子要富裕,村民们种地也不耽误把家里种的菜啊,山上捡的柴啊,家里养的鸡鸭什么的拿去县城卖。

     这样的进项乍一看不多,但架不住日积月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下来,家底可不是一点点丰厚起来。

    因着有这样的好位置,县城附近的村子娶媳妇都很容易,媒婆说亲都一个劲的说,抬脚几步就进城了,县城赚钱可比土里刨食儿容易的多,嫁过来就是好日子。

     那些窝在山沟里的村子可就没有这么风光了,那里的人大都只种庄稼,吃多少全看老天爷的脸色,有些人甚至从出生到死都没有到过县城。

     偏远闭塞的村子也不是完全不通外事,每年都有人到村子来收税粮,壮丁被官差拉去服役,这些人村民不会靠近,他们知晓外面的事情大都靠的是货郎。

     每隔一段日子,山间的小路传来铃铛的声音,这个时候村子里的孩子耳朵比狗还厉害,向村口的小路上疯跑过去。

     挑着担子的货郎才露头,就被一群孩子围住了,担子前后的两个箩筐,是孩子们盯着的地方,这里装着很多东西,有花花的纸片,也有甜到心坎的点心。

     货郎到了村里的大树底下,好心的大娘舀了一碗水,货郎喝完,给了大娘小孙子一块手指肚那么的白色硬物,道:“乖伢,吃吧,甜的。

    ” 四五岁的小娃娃用舌头舔了一口,眼睛兀然亮了,“好甜!” 他一下一下舔的高兴,旁边一圈的孩子看的直流口水,叽叽喳喳的问这是啥。

     “这是麦芽糖,上好的粮食做的。

    ”货郎用衣衫扇着风,虽然现在最热的时候过去了,可几十里山路走下来,还是汗流不止。

     馋的受不了孩子便跑去家央求大人,大人的衣角被攥住,有心软的一会儿就被说动了,到大树下问货郎这糖怎么卖的。

     货郎说用粮食山货换都行,一斤谷子或者干蘑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