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密码机

首页
善钟路上的四季理发店,是他跟郑嘉元的见面碰头的地方,老板姓郝,扬州人,手艺很好。

     基本上每半个月来一次。

     知道他有这个习惯的人不多,郑嘉元算一个。

     在军统上海区,他跟郑嘉元都算是老人了,都是洪公祠出来,陈淼一毕业就派到了上海区担任内勤。

     郑嘉元是二期,算是他的学长,加上又比他年长一些,脑子比较活络,善于交际,升职自然比他要快了。

     他就比较死脑筋了,不会甜言蜜语,又不会主动巴结上司,连送个礼都不会,又没得后台,却只能坐冷板凳,熬资历。

     上海区的人员你来我往的,尤其是日军占领上海后,牺牲的,调离的,变节的,人员变动频繁,外勤就不说了,内勤方面一直留下来没走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方先生来了?”郝师傅一看陈淼,马上就认出来了,除了自己人,他在外用的都是“方云”这个化名。

     所以,郝师傅一直都以为他姓“方”。

     “老郝,生意怎么样?”陈淼一走进来,就做到了那椅子上,随后将帽子放在镜子前的台子上。

     “这个点儿,基本上不会再有客人光顾了,方先生,您恐怕又是我这最后一位客人了。

    ”郝师傅嘿嘿一笑,开始准备工具。

     除了过来理发,陈淼还喜欢修面,每次都要,这修面是有讲究的,有“七十二刀半”的说法,说的是修面要刮七十二刀,最后这半刀是刮掉鼻梁上的汗毛,作为收尾。

     一刀不多,半刀不少,这才真正的是学艺到家了。

     “来吧。

    ”陈淼在椅子上躺了下来,虽然闭上了眼睛,但却对店内外的情形是了如指掌。

     一把纤长的修面刀,在手指间翻飞,宛若一只穿花的蝴蝶。

     这就是一门吃饭的手艺,却在郝师傅手里玩成了一门艺术。

     这时候进来一个人,灰色的土布麻花,身材壮实,比郝师傅还稍微的矮了那么一点儿,进来之后,就自行找了一张凳子坐了下来。

     郝师傅全神贯注在陈淼的脸上,手中刀锋依旧不停,头微微的侧了过去:“方先生,您稍等一下,马上。

    ” 最后半刀在陈淼鼻梁上划过,如同清风拂面,完美。

     放下刀,郝师傅擦了一下汗,然后拧了一条热毛巾递给陈淼,冲郑嘉元微微一点头,提着水壶出去望风了。

     陈淼接过毛巾,在脸上擦了一下,然后睁开双眼,看到已经坐在对面的郑嘉元,突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