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入不敷出

首页
期,770文钱就算一贯! 足陌的意思比较简单,不打折,一贯钱就是一千文。

     至于说为什么要弄这些规定,洪涛也不太明白,只能猜是为了对付钱币价值的上下浮动吧。

     可这样一来,不习惯的人算账可就有点麻烦了,数钱的时候还得打个七七折。

     但宋朝的老百姓真是太好学了,他们觉得朝廷光弄个七七折还不足以把口算水平锻炼好,太简单了,于是又自发的弄了个市陌出来。

    一贯钱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由772文到775文不等。

     按照目前的工资水平,汴梁城内一个普通居民的日工资在150文到200文左右。

    好友苏轼从黄州来信说他每月初把4贯多的工资分成30份都挂到梁上,每天取一份花销,一日不能超过150文。

     其实宋朝官员的收入并不太高,只有混到五品官以上才能达到靠工资就衣食无忧的水平,大部分低品级官员也像后世的普通公务员一样,得掰着手指头数着工资过日子。

     五品官是个什么概念呢?得做到朝奉大夫以上,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局级,然后每个月的工资就可以拿到30贯以上了。

     王安石这次复职并不是宰相,而是左仆射,照例应该拿90贯的工资。

    但他干的事儿却是宰相干的,所以就拿宰相的工资,每个月300贯! 这是宋朝官场的特殊性,他们的品阶都是虚的,叫寄禄官,就是算工资用的官职。

    实际职务叫执事官,两者往往相差很远。

     现在朝廷里拿工资的正式文官大概有13000多人,能混到五品以上的也就200多位。

    也就是说只有这200多位局级以上的干部才能靠工资过上小康生活,其他的官员连中产阶级都算不上,普通公务员水平而已。

     当然了,和后世一样,宋代的官员也不仅仅拿死工资度日,他们的福利比较高。

    朝廷每个月除了工资之外还会按照品阶高低发放数量不等的俸粟,也就是粮食。

     像洪涛这个品阶的可以拿到5石小米,王安石则能拿到100石,差了足足20倍!每年朝廷还会发放岁赐,就是布料。

    局长以上有绫,局长以下的就只有绢、锦和罗了。

     总体上讲吧,在宋朝当官还是不错的,如果家里人口不是太多,仅靠一个人的福利就能满足全家人的吃和穿。

    工资都是菜、肉和日常开销。

    富不了也穷不着,很像后世西方公务员的状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