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革命,三分终归一

首页
投入一直比东宋高(大周有很大的蒸汽船只的需求,而且财力更强大),因此拥有更好的技术和生产能力。

     所以在海军进入铁甲蒸汽帆船的时代后,大周和东宋的海军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变得更大了。

     因此东宋保皇党们的努力,最终因为无法打败大周的海军而化为了泡影。

     不过他们的拖延政策也不是没有一点意义的。

    他们至少为东宋保皇派人口和财产的转运争取到了时间。

     哦,大周在和东宋展开谈判后,并没有实行封锁东宋海岸线的作战。

    当然了,大周也没有恢复鸟粪的出口。

     不封锁海岸线,是为了在维持东宋经济不崩溃的同时,放走各路保皇党人。

     大周并不打算将东宋的保皇党赶尽杀绝,要不然赵昊也去不了新宋大陆。

     他那点本土舰队,大周海军要歼灭还不容易? 但是那么做并不符合大周共和国内高层的利益。

     首先是大周共和国的领导层,不希望东宋的保皇党留下来给自己捣乱,有个好去处给他们也不错。

     其次是大周共和国的军方希望给自己保留一个对手,有对手才能维持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啊! 要不然军方,特别是海军拿什么借口要军费? 所以大周共和国的军方不仅坐视东宋的保皇派一波波的跑路,而且还将爪哇以东的南洋岛屿,都划为新宋的“附属岛屿”,都属于不建议夺取的地区。

     “不建议夺取”的地区还有许多,比如位于天竺的果瓦郡国,位于阿拉伯河上的阿巴丹自治领,位于小西洋上的锡兰郡国,还有暹罗郡国,都是不建议夺取的。

     因为大周共和国不是一个侵略者……唔,大周是一个解放者! 所以大周共和国不会用侵略的手段去对付一个文明进步的国家或自治领。

    而那样做的代价,也远远大于收获。

     类似锡兰、果瓦、阿巴丹、暹罗,甚至新宋皇室领地在内的“文明地区”,完全可以成为大周领导的世界体系的合众伙伴。

     在大周共和国好一番的威逼利诱加驱赶的组合拳下,东宋50州的议会终于在共和230年6月底前,全部通过了加入大周共和国的决议。

     虽然东宋的赤龙旗还在新开封府的上空飘扬,但是它不再是一个华夏本土的豪强了,而成为了第一个“独立”的殖民地国家…… 在共和230年6月后,华夏本土就只剩下大周共和国和西宋帝国这两个玩家了。

     东亚大陆上的实力对比,到了这时已经完全失衡了。

     统一了东宋本土的大周共和国拥有了两亿六千万公民和五千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西宋只有区区6000万人口,领土面积也不过七八百万平方公里。

    工业实力和财力更不是大周的对手。

     但是谁也没想到,西宋的抵抗居然非常顽强,发动了上百万军队节节抵抗,虽然屡战屡败,但还是给进攻的周军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

     以至于周国的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