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北伐尾声:苦涩的凯旋班师

首页
,连阻击战也自动放弃了,坚决地率部远飏,甚至给追兵留下了这种印象:已经无心恋战,要回宁夏北部的大漠老窝去了。

     这种“老实”而又“规矩”的表态不但忽悠住了追击无功而返的傅友德、薛显、顾时等人,连明军主帅徐达也不免对贺宗哲开始放心。

     此时,唯有南京的朱元璋看的极准,甚至在庆阳攻防战还在进行时,便派都督佥事吴祯持敕书传谕大将军徐达: “将来如攻克了庆阳,最好令右副将军都督同知冯宗异(冯胜)掌总兵大印,统率全军驻扎庆阳,以便节制各镇兵马。

     提前打个招呼:粮饷别指望从大后方筹集,大军粮草从哪里来?不要奢望停战呀,要以战养战,用缴获供养大军!让元军做我们的”运输大队长”!这样才不至于让战争累苦了老百姓。

     注意:巩昌、临洮、兰州等地诸军千万不要撤退,要镇守如故,兵不足可以再加派。

    可以将都督同知康茂才所部三分之一增守陕西!(这时的朱元璋竟然如同有预感一般断定甘陕战事将会是长期的!) 最后请大将军(徐)达、偏将军(汤)和回京定议功赏,并且一并参加鄂国公(常遇春)的葬礼,这件大事过后大将军再回甘陕前线确定守边之策。

    可以将朕的意思转达给诸位将领:都督佥事吴祯协同宗异(冯胜)驻守庆阳,平章李伯升协同都督佥事耿炳文守陕西。

    ” 从朱元璋这封信中可以领略到这位皇帝几乎事无巨细关注到位,尤其是在大局观方面,具有超前的洞察能力!这时已经意识到将来的主要大敌是居于甘陕之侧的王保保所部。

     皇帝的预感几乎立即成真:贺宗哲还就是没那么安分守己,闷头猛窜只是假象,翻越了六盘山之后,贺宗哲便把大军兵锋指向了大明西边重镇——兰州。

     85 其实贺宗哲没有选择在六盘山伏击或阻击追兵也是有些出于无奈。

     主要原因是部队辎重问题。

    凤翔城下十五天,虽然依靠就近劫掠解决了部分粮草供应,但终究还属杯水车薪,这次出击前所携带粮草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尤其令人窝火的是:现在居民们对元军的抢劫习惯已经有了习惯性防备心理,往往听说“鞑子兵”来了便如同听说“鬼子进村”,家家自觉坚壁清野,一逃了之。

    致使贺宗哲所部四处“打粮”格外艰难。

     西逃以来,更由于日夜行军仓促,难以靠沿途攻城拔寨补充军资,部队进入大山之后,就是想大肆抢劫一番也没有可供抢劫的百姓了,从一些零星猎户家中能翻腾出多少粮食?所以,贺宗哲不敢冒险把大军滞留在大山之中多久,一旦出现这种局面:设置妥当了埋伏圈,后面的明军却来个慢吞吞行军不按时到达,那时怎么办?到时候大兵没有吃的,还不立即一哄而散! 但是,贺宗哲不敢——也不甘就此带队与王保保汇合,千里奔袭凤翔,损兵折将却一无所获,回师后丢脸是小事,丢头就是大事了!所以,贺宗哲现在非要弄出点动静来不可,即便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