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一句话也听不懂

首页
楠提出先要换身衣裳的缘故。

    至少,你穿一身整洁的儒袍怎么也比做农夫打扮给人好感吧? 而且,据周楠所知,明朝的江苏乃是科举大省,尤其是在苏州府这种读书人如同过江之鲫的地方,说难听地扔一块砖头到街上就能轻易地砸中一个秀才甚至举人。

    而江苏每年的科举名额有限,为了争名额,府一级甚至要加试一场,合格的才能去参加乡试。

    史知县四十多岁才中了进士,还是三甲赐进士,估计学业也是不成的,难保当年在县学的时候没有当过学渣。

    于是,周楠就故意将开革生员四字大大方方说出来,要的就是史知县感同身受,他也是赌一把。

     果然,这一赌却是赌对了。

     问完周家兄弟二人的姓名来历之后,史知县一拍惊堂木,正式开始问案。

    瞪眼喝问:“下面所跪的周家庄周杨今日扭送你家兄长周楠来见本官所为何事?” 周杨今天气势汹汹地捉了周楠进县衙,本以为事实胜于雄辩。

    这个贼子冒充自己兄长,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也就是一件小事。

    却不想,知县见了周楠之后和颜悦色,对自己却是声色俱厉,反显得自己像是被告,这究竟是怎么了? 他忙枪天呼地地大喊:“县尊老大人,小人有一纸诉状奉上,状告眼前这个贼子。

    此贼贪谋我家田宅,觊觎寡嫂美色,竟然胆大包天冒充我家在辽东充军的兄长周楠寻到屋里来。

    虽说此贼与我家兄长模样有几分相似,但小人从小和大哥一起长大,如何看不出他身上的破绽。

    今日扭送到衙门,还请青天大老爷为小民做主,依法严惩此恶贼。

    ” 这边说着话,那边,刑房的衙役就将周杨花了几十文钱找人写的状纸递到史知县手头。

     史知县看了状纸,觉得此案非同小可,就问:“周杨,本官且问你,你说此周楠不是你的兄长,可有凭据?” “一家人如何看不出真假来,还有,前番辽东有公函来此,说是家兄已经死于辽东役上,官家的公文还能有假?” “这倒是,取辽东辽海卫的公文来。

    ”史知县刚一开口,旁边的刑房书吏就将已经准备好的卷宗递了过去。

     史知县一看,有这份证据就足够了。

    他这人本就懒散,生堂视事一天,早就哈欠连天,只想早点了结今天的案子好早些回后衙读书、睡觉,就大喝一声:“好大胆的贼子,竟然冒充别人兄长来认亲,来人啦,将之拿下,先打三十杀威棍再说。

    ”就将一支签儿扔了下去。

     “县尊且慢。

    ”周楠见史杰人不分青红皂白就要对自己用刑,急忙叫道:“请听小民一言。

    ” 周杨叫道:“贼子,事实已经分清,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大老爷,此贼口才甚是了得,不要被他哄瞒过去。

    ” 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典吏就呵斥道:“大胆,县尊正在判案,不叫到你的时候不许插嘴。

    ” 史知县冷冷地看着周楠:“辽海卫的公文上说以前那个安东县开革生员已经病故,难道还能有假?” 周楠:“辽东乃是化外之地,今日山林野人来袭,明日有流民做乱,后天又有士卒逃亡,驻屯于当地的军户、安置的百姓、归化的野人好几十万,哪天不死上几个。

    县尊乃是正经读书人出身,不懂边事,却不知道九边之外的屯田卫所户籍管理乱成什么样子。

    前番,小人刚服役期满,刚被遣返回乡,后脚怎么就暴毙了?大老爷,此是辽海卫开给我的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