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09章 挫败的肖光伟

首页
已经没有货了。

    李植又请母亲郑氏出来,让母亲坐在店里和客人们解释,让客人们明日再来。

     卖出三百块肥皂,李植一天赚了三贯五百文铜钱,折银三两多。

    这样算下来,要不了一个月李植就能偿还肖家的借款了。

    李植心里高兴,去菜市割了三斤羊肉来,配上两斤白萝卜,在家里煮了一顿羊肉煲做午餐。

     明代人一天只吃两顿,早上一顿晚上一顿。

    李植对此十分不适应,每天中午都饿得肚子咕咕叫。

    一天只吃两顿,每顿饭的分量都加重了,对胃的负担是很重的。

    到了近现代,国人都改为一日三餐。

    现在赚钱了,李植当然要改变明末落后的饮食习惯。

    首先,就要让自家人吃上午饭。

     看到肥皂生意每天能赚几贯的钱,郑氏和李兴也十分高兴。

    一家三口平时省吃俭用,一个个都瘦得皮包骨头,此时吃起羊肉,自然是觉得十分美味。

     郑氏不愿意吃独食,按照这大明的传统,盛了几小碗羊肉给两边的邻舍送去。

     吃了几口羊肉,李植吃了一嘴的油,说道:“我和李兴两个人又做肥皂又要坐店里卖肥皂,忙不过来,客人来了买不到肥皂都不高兴。

    我看要扩大经营,请两个帮手专门在店里卖货。

    我和李兴每天专门做肥皂,这样才能提高产量。

    ” 李兴咀嚼着嘴里的羊肉,含含糊糊地说道:“大哥说得有道理,光靠我们两个人是忙不过来。

    ” 李植说道:“那我们就贴个告示在门口,招募两个帮手,每个月给银钱二两,而且还包一日三餐。

    ” 李兴闻言一愣,说道:“给这么高的工钱?” 明末崇祯年间受到海外白银流入的影响,通货膨胀,加之北方商品经济又受到战乱的破坏,物价很高,商品价格是万历年间的两倍。

    但人工的成本,却并没有提高多少。

    万历年间一个中等劳动强度的帮闲月银是一两,而崇祯年间,这样的劳工月银大概是一两五钱。

    工钱没有提高多少,米价却涨了一倍,百姓的生活十分贫苦。

     李植给二两银子月钱,还包一日三餐,就比寻常的工钱水平高很多了。

     李植爽气说道:“工钱给得高了,雇工才有忠诚度。

    我们这做肥皂的法子是秘方,若是雇工起了觊觎之心把我们配方偷去,就因小失大了。

    我们给工钱高些,雇工害怕丢了饭碗,保密工作就好做得多!” 挥了挥手,李植又说道:“我们这肥皂买卖是暴利行当,也不差这几两银子。

    ” 李兴吃了一口羊肉,点头说道:“那倒也是!” 听见两个儿子说招工的事情,郑氏想了想说道:“植儿,你二两银子雇一个人,还管一日三餐,这是个好缺。

    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不如去找找你二爷爷,让他在族里找两个靠得住的亲戚来做帮工。

    ” 听到这话,李植眉头一皱,说道:“前几天找他筹银子,他对我爱理不理的。

    如今有好事便找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