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着脚,一只裤脚高,一只裤脚低,上面粘满了泥土。
很显然,这是刚从地里过来的。
他叫张贵,很老实的一个人。
看了齐逞,憨憨一笑,有些手脚无措,“俺,听说要征兵入伍了,过,过来报名。
”
他还在田地里,就看到衙门的差吏去各乡贴告示,正好里面有人他认识,打了个招呼,就说起了这事儿。
差吏走后,他想了想,连家都来不及回,就直接奔着县衙来了。
“这是征兵,一旦入伍就是兵卒了,马上就要去战场打仗的,不是儿戏。
你确定想好了吗?这是自愿的,只要报名,马上就能领安家银子,但是却也再不能反悔了啊。
”齐逞提醒道。
听到还有安家银子,张贵眉开眼笑,更加下定了决心。
连连点头,“对,俺想好了,报名。
平关村张贵。
”
齐逞还有些狐疑,询问道:“你家中还有什么人?可与家人都商量过了?”
张贵摸摸脑袋,“嘿嘿,没什么商量的,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俺家穷,现在连媳妇儿影子都没见一个。
等俺入伍,立下军功,到时候风风光光回来,还怕没有人说亲吗。
”
他可是亲眼见过,就他们村中之人,前几年入了军中,因为立过功,现在都封了个什么爵位了。
家中的房舍田地都焕然一新,家中之人个个都与有荣焉,出去就是乡绅耆老也都面带几分尊重之意。
别人可以,他也可以,好歹立下军功,挣下家业,也让别人艳羡于他。
原来如此,齐逞放了心。
点点头,让人将名字记录下来,“行,名字已经录好,可就不许反悔,否则就是诓欺之罪。
等些日子,官府会将入伍之人全部送去前线,你安心候着就行了。
”
张贵连连点头,在名字下面按下自己的手指印。
这边程序走完,接着就来了好几批人,都是询问征兵入伍的。
齐逞几乎看不懂事情的态势了,入伍上战场,那是要死人的。
据他所知,历年来征兵入伍,百姓都是想方设法躲,实在没办法了,才会心如死灰接受这悲惨的命运。
可现在怎么变了风向了?一个个都主动前来打听了?
其实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百姓听到的看到的才是最为实际的东西。
对自己有利当然会趋之若鹜了。
齐逞接到朝廷的召令,上面明着说了不许官府强制征兵。
他还头疼,不强制下令,如何能让百姓服从?如何能达成朝廷下达的目标?
只是,现在他似乎不用担心完不成任务了。
人们陆陆续续过来问询,有些人像张贵一般当场拍板决定报名。
也有些人明明很心动,可想到家人还是决定回去与家人商量一番再行决定。
第一天尚且如此,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更多得到消息的人来了。
齐逞还从未见过争相报名入伍的,这,这大概也只有秦国才会有此盛况了吧?
半月不到,齐逞就已经完成了朝廷规定的入伍人数的任务。
等名额满之时,还有很多没有报上名的,来晚了的纷纷懊恼不已。
自己怎么就没早点过来,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生生错过了啊。
蜀地中,这几日陶瑾几乎住在了作坊中,一步不敢离开。
这些年作坊又陆陆续续扩张了不少,作坊中的人手已经不缺了。
卫苏弄出来的流水线让作坊的运转井然有序,现在这里生产制作出来的军备武器都送去了军中。
秦军全面换装,可以说如今的秦军,早就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