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章

首页
他,经史子集,先读通一门再来。

    年轻人,切勿好高骛远。

    ”皇甫雍也是为人着想,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只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陶弗很是为难,“先生,经史子集卫小友早已是倒背如流。

    ”如果不是知道卫苏是真的有这个本事,他也不会跑这一趟了。

     “此言当真?”皇甫雍闻言心中一跳,敢这样夸海口,莫不是是真有本事之人?他一时间倒也拿不准了。

     他沉吟了许久,方才说道:“如果真有才华之人,颍阳学宫不会拒绝,只不过这规矩嘛……”他看了陶弗一眼,“论学大典之时,接受百家考核,合格者得半数同意方可。

    ” 皇甫雍缓缓说出来,这样的规矩千百年未曾变过。

    只不过,以这样的规矩进入颍阳学宫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因为颍阳学宫的特殊性,世上但凡学术上有一定地位的人都向往这里。

    颍阳学宫自建立一来,圣师就定下了宗旨,那就是兼容并蓄,百花齐放。

    一般来说,只要在一定的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名声,颍阳学宫就可以发出邀请函,邀请前来颍阳学宫讲学。

    当然了,能收到邀请,那便是世人的肯定,他们当然乐意前往。

     而卫苏这样毫无名气的,想要进颍阳学宫就必须得凭自己的真本事,经过学宫中所有师者的考核,得半数以上满意同意方可。

    像这样的,历来还真的为数不多。

     陶弗听他这么说,便是说明了这条路能走通。

    卫苏有这个自信,虽然自己也有些担心,但是,成与不成,卫苏的大名都会传扬出去了。

    好坏他们都已经考虑过了,也提醒过卫苏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他自己手中,旁人能为他铺好路就已经尽力了。

     “学生明白的,一切规矩也都会和他说清楚的,至于能否成功,也只能看他自己了。

    ”陶弗如是说道。

     皇甫雍点点头,不管结果如何,这个叫卫苏的小子都令他产生了兴趣。

    知道规矩还能不改初心,那就是有一定的把握了?那他便拭目以待,一切等论学大典的到来吧。

     论学大典,顾名思义,便是探讨议论各家学说的盛会。

    每五年一次,为期十天半月,前三日是挑选各个世家资质优良的子弟进学。

    后面就是学宫中各家学派的探讨,以及各方远道而来的流派弟子交流学习。

    不得不说,颍阳学宫的论学大典,影响着全天下的学子。

     这期间,不乏一举扬名的好机会,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毕生所学,一切才华显露于世人面前。

    有了名自然就会有利,但凡颍阳学宫显名之人,无不被各国国君所看中,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治国之才,从此高官厚禄俱都不在话下。

     正是这样,颍阳学宫才会在天下人眼中成为神圣之地,人人趋之若鹜。

     皇甫雍点头了,陶弗也就放下心来,连忙站起身来谢过。

    他内心其实也是希望卫苏能有所成就的,只要卫苏进了颍阳学宫,他们陶家必然也能有所受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