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零二章 最后的谈判

首页
碎片化的技术理论同样推动着中国的科学发展,但在另一方面,他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人工智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通过自己影响了多少人,向那些人的大脑中灌输了多少碎片化的“灵感”,他们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取得一些关键性的突破,就像五年前,飞机的出现一样,1888年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于另一个时空的1888年,与其说是1888,倒不如说是1908。

     但是,自从十五年前,按照他的要求,开始一项工作之后,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朱宜锋再也没有听到他的声音,现在他又一次出现了。

     “你说什么?” 就像是见到久违的老朋友似的,在片刻的激动之后,朱宜锋自然更关心另一个问题。

     “你还有二十年的时间!” 没有丝毫情感、没有任何波澜,只是平静一如三十六年前,第一次听到他的话声时的那种机械似的声音。

     “你是说,我只能活二十年吗?” 三十几年前,已经经历过太多事情的朱宜锋,并没有感觉到恐惧,那怕是一丝的恐怕。

     “二十年……” “你不害怕?” 那个机械似的声音响起时,朱宜锋愣了愣,然后摇头说道。

     “害怕?” 会害怕吗? 朱宜锋在心底转了一下,似乎没有找到一丝的恐惧。

     “到时候,我七十三岁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也算是长寿了!而且……我还有二十年的时间去做事情。

    ” 还有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的时间,自己可以办很多事情,比如,推行真正的立宪,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立宪,尽管三年前,中华帝国的宪法获得的通过,但是中国的立宪更类似的德国。

     1871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依然如另一个时空中一般击败的法国,从而在俄罗斯与法国的夹缝之中崛起。

    德意志帝国的出现改变了欧洲的版图。

    当然,这是符合中国利益的,毕竟这关系到欧洲的平衡,而作为胜利者的德国,同样也是中国学习的对象,其中德国的宪法,就为中国所借鉴、学习,并最终以其为基础制定了钦定的《中华帝国宪法》。

     德国所实行的君主立宪制,与被奉为样板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大不相同。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二元制,不同于英国的内阁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不是君主专制,也不是所谓“专制是实,立宪是虚”。

    俾斯麦考虑了君主、贵族、有产者乃至无产者多个阶层的需要,彼此融合,形成了这个制度。

    德意志皇帝的权力比英王大,但远远小于君主专制的沙皇和奥皇,且只有行政权力,还要受到议会、首相、法院乃至各邦的多重制约。

    他只是各邦君主中的一号,而非英王和沙皇一样的君主。

    但是,尽管皇帝可以任命首相,君主的政令(不包括军事命令)需要通过首相副署才能生效,副署的决定权在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