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10章 圣主

首页
名所呈万民书六十份。

    天意如此民意如此,大帅若再推辞,岂非伤了官员百姓殷殷期盼之心。

    恳请大帅三思,恳请大帅登基为帝。

    ” “恳请大帅登基为帝。

    ”所有人均高声叫道。

     王源静静站在原地,夜风吹起他散乱的发髻,吹动他身上的黄袍猎猎作响。

    良久之后,王源终于叹了口气道:“哎,既然如此,看来我只能答应你们了。

    ” 所有人均大喜过望,齐声高呼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直破黑夜,声震苍穹。

     …… 三月二十八日,长安城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数十万百姓聚集于皇城内外的大广场上观礼。

     巳时正,皇城内外,号角长鸣,龙旗招展。

    王源率文武官员拜祭天地,随即正式登基太极殿。

    不久后发布告天下万民诏,改国号大蜀,建元永安,废洛阳以成都替为陪都,大赦天下,减赋三年。

    自此时起,大唐王朝成为历史。

     随即,新皇颁布诏书,大赏群臣。

    高仙芝、柳钧、赵青谭平、刘德海宋建功杜甫王昌龄以及一干从龙有功之臣均官爵晋升,赐予要职。

    这其中,高仙芝被拜为相国,封安西郡王,领神策军大统帅之职。

    柳钧封忠亲王之爵,领神策军副统领,骑兵大统领之职。

    赵青谭平拜镇国大将军,统帅亲卫禁军左右营。

    其余诸将均有厚赏,拥戴之臣俱有安置。

     午后,圣恩再临,册立东西宫双后,李欣儿为东宫贤康皇后,公孙兰为西宫静仪皇后。

    册立阮萝竹、高墨颜、崔若瑂、杨蕤为皇贵妃。

    册立兰心蕙、黄英、青云儿紫云儿为贵妃。

    秦国夫人恢复钦命国夫人之名号,加赏“德仪”之号。

    杨蕤便是杨玉环,她不愿再以杨玉环之名受册,王源也不想弄得天下沸沸,故而让其改名受册。

     永安元年五月,李唐后裔聚集于莱州起兵而反,贼兵一度聚集三万之众。

    禁军大将军赵青率禁军五万前往剿之,两月后,剿灭乱贼,杀李唐后裔李元李志李芳三人,枭首回京。

     永安二年春,回纥部派使前来欲拒绝履行丰州之败后签订的陪偿协议,言语傲慢之极。

    上命人查之,回纥部落暗中联合突厥残部东契丹奚族余部,聚兵十八万人意图不轨。

    上拜右相高仙芝为帅,杀骨力裴罗质子祭旗。

    高仙芝率十万大军北上横扫大草原。

    回纥联合突厥契丹等北方部落殊死抵抗,三月后,高仙芝剿灭诸部。

    枭各部首领首级一百五十余,回归长安。

     永安二年秋,朝廷下旨命吐蕃国归顺统一,吐蕃国君臣不从,并聚集二十万兵马备战。

    九月,吐蕃一部袭扰剑南盐湖,杀大蜀守军三百人。

    上大怒,命忠亲王柳钧率十五万大军攻入吐蕃。

    十一月中大军抵近逻些城,虎尊炮轰城三日三夜,逻些城几无片瓦完好。

    大军随即攻城,一日破城,擒吐蕃赞普及诸王公归京。

     永安二年冬,朝廷下旨,设立漠北漠南漠东三座都护府,总领北方草原领地。

    分割吐蕃诸部,设藏南藏北藏东藏西四都护府,分驻兵马,控制局面。

     永安三年春,南诏国国主阁罗凤进京提出举国归顺大唐。

    上经思虑,同意其请。

    遂设立南诏自治府,加封阁罗凤南诏王,授自治府大都督。

    派兵一万进驻,余制如故。

     自此之后,天下安定,再无纷扰。

    大蜀朝四海升平,天下慑服。

    西域周边,岭南之南,大海之畔,诸多小国派使前来,纷纷表示愿意归顺大蜀。

     永安三年夏。

    十五国国主齐聚长安,为大蜀皇帝祝寿,随即共同推举大蜀皇帝王源为十五国共主,称之为:圣主。

     永安三年秋。

    帝下达改革之令,从官制军制科举商业等方面大刀阔斧进行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