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2章 剪影(一)

首页
1912年6月,南京的天气已经很热。

    幸好最近下了一场雨,温度明显凉快许多。

     在楼下车棚里看到儿子的自行车,岳琳心里面松了口气。

    最近那些傻学生闹的很不像话,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整个一个血气方刚的愣头青。

    身为母亲,岳琳很担心儿子一起犯傻。

     带着宽慰的心情进了家门,岳琳习惯性的把钥匙放在门口的柜子上。

    正想叫儿子出来帮着拎菜,岳琳却愣住了。

    门口柜子上的花瓶里插了一面小国旗,这可不是岳琳家熟悉的东西。

     就在岳琳感到紧张的同时,儿子从他的房间出来。

    带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从岳琳手里接过菜篮子,小伙子竟然主动拿出盆子来,一副要和老娘一起择菜的模样。

    岳琳也不知道该怎么询问儿子,十几岁的孩子是个逆反期,岳琳对自己的劝说能力颇为失望。

    就她的观察,儿子与其说是被道理折服,还不如说是不愿意惹老妈不高兴。

     母子两人一开始默默择菜,小家伙还是沉不住气,他率先开口了,“妈。

    我知道你不支持学生。

    可是我感觉学生们是有道理的啊。

    ” 不用主动寻找切入话题,岳琳觉得心里面轻松不少。

    她尽量用比较不在意的语气问,“你觉得道理在哪里。

    ” “现在政府里面奸臣很多。

    贪官很多,打掉贪官也应该。

    再说,我觉得好像民朝有点挺不住的意思。

    ”儿子还是年轻,苦恼的表情非常明显,完全没有遮掩的意思。

     岳琳的心完全放了肚子里。

    她熟练的选择饱满的毛豆,同时说道:“要是把民朝看成一个封建王朝……” “民朝是共和制”儿子立刻打断了母亲的话。

     岳琳对儿子的这种反驳早就不得不习惯起来。

    即便听了韦泽周末谈话里头有关争论热情的相关内容,她还是希望能养出一个“可爱的男孩子”。

    事实证明岳琳错了,儿子们面对问题的那种无论对错先上去斗争一番的秉性让岳琳非常遗憾。

    岳琳最后不得不做出妥协,尝试着理解儿子的价值判断。

    “如果你认为共和制比封建王朝更先进,那么情况只会更好不会更差。

    ” “一个封建王朝,从建立到覆灭,怎么也得有二百年吧。

    ”岳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