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滇马组成,包括驮队赶马人的与负责押运的清军,共有200多人。
韦泽的队伍只有26号人,21名兄弟用长矛。
五名兄弟用火绳枪。
清军并没发现精心躲在草丛里的太平军,他们甚至就没有对任何能够埋伏的地方观察过。
躲在伏击阵地上的张应宸反倒是目不转睛的看着清军的运粮队,他发现清军的队伍防备极为松懈,清军雇佣的驮队的照顾马匹,不想让马匹费太大的力气,速度相当慢。
而清军也就和牲口保持了相同的速度,懒洋洋的走着。
清军的中军大队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带队,反正周围有不少卫兵护卫着,只是看不清到底是护送着什么人。
这支清军几乎人人都有火枪,能确定是一支清军的绿营部队。
太平军对清军的火枪并不陌生,韦泽的部队里面就有五杆缴获自清军的火绳枪。
这种火枪不仅沉重,而且操作流程复杂。
一次发射需要十几个步骤,清军里面熟练射手一分钟也就顶多两枪。
而且枪管散热很差,接连放过五六枪之后就得等到枪管温度降下来才能继续使用。
对付这种火枪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突然逼近清军身边,让这些火枪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
这是韦泽制定作战计划的核心要点。
就在清军运输队的中军刚过后没多久,张应宸眼睛就亮了,在后队的驮马上居然运的是腊肉。
张应宸的眼睛里面差点就看不到清军与其他驮队,腊肉几乎占据了张应宸所有的注意力。
而此时,张应宸听到身边不止一个人吞咽口水的声音。
想到若是战胜了清军之后就有可能吃到肉,张应宸突然觉得自己有了战斗的勇气。
正在想这个时候,张应宸觉得肩头被拍了一下,扭头一看,只见旁边的韦泽转头低声说道:“传令下去,准备冲锋!”
马上就要真刀真枪的与清军作战了,张应宸觉得自己的心脏立刻激烈的跳动起来。
正激动间,就见韦泽瞪了张应宸一眼,“传令下去,准备冲锋!”
张应宸这才明白过来,韦泽可不是光给张应宸一个人说话,而是要张应宸对身边的兄弟传令。
他连忙扭过头,对旁边埋伏的兄弟低声说道:“传令下去,准备冲锋!”
命令就这一个接一个人的传达下去,就在低声的言语越来越远,命令传遍部队之后。
就听草丛一响,韦泽猛然从隐蔽阵地上站起来。
甩落了头上的草帽以及身上的草衣,韦泽将手中的长枪高高举在半空,大吼一声,“兄弟们,跟着我冲!”也不往后看,韦泽挺起长枪向着清军队伍杀了过去。
见韦泽率先出击,张应宸收回了心思,站起身跟着韦泽冲了下去。
张应宸身高165左右,在满清时代的广西绝对谈不上矮个,而韦泽身高有170左右,算是身高腿长。
张应宸发现自己已经用尽了全力冲锋,却和韦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而旁边却有一人很快就超过了张应宸,片刻后就跑在张应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