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想想办法,怎样为部族谋个生路。
&rdquo
&ldquo首领,以前,额尔赛思黑胆小、狡诈,那是有原因的。
因为秦人当初并没有逼我们太紧,他们部族相对来说又比较富裕一点,自然用不着太冒险。
不过,秦人先后灭了&lsquo风狼&rsquo,还有兀延哈部,迟早会轮到他们额尔只斤部的。
如果坐看我们完了,他们的日子也就不多了。
所以,我觉得额尔赛思黑即使知道路途危险,也还是可能会考虑前来会盟的。
不过,或许我们为了安安额尔赛思黑的心,可以主动靠拢过去,这样也减少他们被秦人趁路突袭的风险。
&rdquo默古到底年长,慢慢地说出了一番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下子,呼兰达尔和众人又有些犹豫起来:可能吗?那个胆小如鼠的老家伙真会来?
正不定间,忽然,帐帘一掀,有人一头撞了进来,口中大呼:&ldquo首领,不好了,不好了。
&rdquo
众人大惊,回头一看,竟然是派往额尔只斤部的那多,心不禁就是一凉。
&ldquo那多,你怎么回来了,额尔只斤部呢?&rdquo呼兰达尔霍地站起,焦急地问道。
那多一脸的沮丧和风尘,苦笑道:&ldquo小人到得额尔只斤部,将首领的唇亡齿寒的良言告诉了他们的额尔赛思黑首领,额尔赛思黑首领考虑良久,终于答应会盟。
第二天,小人正等着领他们上路时,忽然,那额尔赛思黑变了卦,率部向青铜峡那边去了。
听说,是他们的族人宁愿去横渡千里黄沙折向河湟地区,也不愿再与可怕的秦人作战。
额尔赛思黑首领没有办法,只好率族人们冒死西迁了。
&rdquo
一下子,众人心里冰冷。
考虑来考虑去,都以为额尔赛思黑不肯来的,没想到,他是肯了,他们的族人却胆怯了。
呼兰达尔忽地苦笑着大吼一声:&ldquo昆仑神啊,您看看吧,这就是您曾经英勇的子民吗!?竟然连跟敌军一战的勇气都没有,而宁愿九死一生的去横渡千里黄沙。
我们大匈奴,何时沦落到这等可悲的地步!&rdquo
呼兰达尔的这一番怒吼,顿时让众人悲从中来,帐中一片拉泣之声。
一个民族的兴起,必然要踏着别的民族的尸骨,对失败者,胜利者没有眼泪。
&ldquo首领,完了,额尔只斤部走了,我们怎么办?怎么办?&rdquo一名头顶绝望地道,神色间一片死灰。
是啊,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勃勃尔的部的前途到底在何方?
&ldquo首领,没有希望了,打是打不赢的。
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我们也学额尔只斤部,或西渡千里黄沙去秦人和月氏人都管不到的河湟地区,或北越万般险碍迁回漠北;二、只有投降,无论是卑膝屈节,还是舍尽家财,只要秦人能够准许我们投降,任何代价都可以承受,这样,多多少少能给我们勃勃尔部留点种子。
&rdquo默古哀伤地道。
呼兰达尔惨笑:&ldquo默古长老,凭我们勃勃尔部的实力,无论是西迁河湟,或北返漠北,如果额尔只斤部是九死一生,那么,我们就是百死一生。
缺了劫掠商贾、秦人、盐井的所得,我们恐怕连一个月都活不下去。
怎么熬得过那漫长、艰苦的旅途!?&rdquo
听呼兰达尔这样一说,众人也沉默了,知道这是事实!
在秦与匈奴的几次大决战中,勃勃尔部的牧群绝大部分都损失了,不然,也不会沦落到去秦人嘴里虎口掏食的地步。
毕竟,他们和纯粹为匪的&lsquo风狼&rsquo不同。
兀延哈部,也是如此。
只有额尔只斤部,因为部族比较小,不引人注意,额尔赛思黑又狡猾、机警,这才躲避在偏僻的贺兰山附近逃过了秦人和月氏人的多次扫荡,保存了大部分元气。
也正因为有着比较丰厚的家底,额尔只斤部才敢冒险九死一生地横渡千里沙海,远迁河湟。
想明白这一切的众人面面相觑:如果不能战,又不能走,那么,便只有投降一条路了。
但是,这话一时却没有人愿意说出来,毕竟这并不光彩,而且秦人肯与不肯那还是非常难说的事。
沉默了许久,还是默古咳嗽了一声,苍老地道:&ldquo既然大家都不愿开口,还是我老头子说了吧。
首领,派人向银川的秦军官长投降吧。
这是我们勃勃尔部延续下去的唯一出路了。
&rdquo
呼兰达尔苦笑:&ldquo默古长老,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