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7章 一拒

首页
了找一个适合的官位,我可是查了两个小时资料,让一大堆文言文把我看得头昏脑涨) 分宾主落座后,石坚很恭敬地给杨公公斟茶。

    他前世可看过话多历史书和电视,知道这些太监最好不要招惹。

    象这些可以出来走动的都是皇帝的亲信太监。

    特别是这位公公,这样年青,真宗就让他出来宣旨,可见他平时得到真宗的喜爱。

    虽然宋朝从宋太祖起为了防止唐朝宦官专政的事发生,对宦官管得极严,象窦神宝、王继恩、刘承规这些大宦官红极一时,还立下赫赫战功,也没有让他们担任要职。

    当北宋末期,童贯将大宋弄得乌烟瘴气是另外一回事。

    可他们这些人说一句话也比常人说百句话管用。

    特别是象石坚这样无权无势的人,他们一句话可以叫你上天也可以叫你下地。

     然后石坚向新任的陶知州施了礼斟茶。

     陶知州连忙还礼,虽然现在石坚依然没有他官级大,可他才八岁,陶知州还通过圣旨中的任命看出了石坚没有看出的信息,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看似一个闲职,要是上了岁数的人担任这一职务就完了。

    可石坚年幼,真宗是想磨练他,让他跟随着众位大臣后面学习经验。

    通过这一点,石坚的前途无量哪。

     石坚这才说道:“这位公公大人。

    ” 这时陶知州和杨公公都好奇地看着他。

    把谁不惊奇,一个八岁的小孩子做出那么多叫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们看到除了一开始接旨时石坚有些愣神,其余时间里他也没有得到这个喜讯的狂喜,也没有见到大人物那种紧张,还是一副沉稳的表情,都在心中暗暗称奇。

     石坚说道:“这个旨恕小子不能接。

    ” 宋朝对待文人非常优柔,并不是象品书里所说抗旨不遵,满门抄斩。

    石坚说这话是有根据的,由于宋朝这种对文人的政策,文人节气高烈,有许多文人接到皇帝的任命,几番推许后才上任,以表示谦虚,特别是王安石,他不知道拒了皇帝老子多少圣旨了,也没有见他有事。

     “石相公,为何?”杨公公正在品着茶,差点让他这一句话将茶水咽下烫着。

     石坚说道:“小子虽然写了几篇陋作。

    ” 这一句话又将陶知府差点郁闷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叫陋作,那自己干脆以后也不动笔了。

     “小子非是不识抬爱,不想为君王效力,前任汪知州大人迁岳阳时我曾作过一篇辞文,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别人不知,小子自知学问还差着。

    现在担任官职,出现失误,损了自己名声不要紧,损了圣下的名声才是大事。

    还请代小子向圣上公公回话,等到小子感觉学业有成时,争当连中三试,进入朝堂为陛下效力。

    ” 说到这里,石坚又挽着老妪说道:“况且老祖母自余双亲过世后,不惜辛苦,整日奔波,才使小子安心读书写字,否则那有小子今天微薄的成就?现在祖母卧床,是该小子孝敬的时候。

    所以小子不敢担任这个官职,还望公公代小子向圣下谢罪。

    ” 听到他说到此处,陶知州和杨公公赫然起敬,大宋最重孝道,石坚说出这个理由,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