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跑了,好么?”说罢径直去了。
傅恒出了高晋酒家,天色已经黑定,见一个黑矮中年人,头戴六合一统青缎瓜皮帽,穿一件青竹布长衫站在门口守候。
此人正是新近从詹事府调任内阁学士的刘统勋,便过去用扇骨拍了拍刘统勋肩头,笑道:“李卫有什么要紧事见我?”
“嘘——”刘统勋小声道:“六爷,您稍候自然明白。
”说罢朝对门豆腐脑担子一努嘴儿。
傅恒顺他目光看时,不禁吃了一惊,原来乾隆皇帝正坐在羊角灯底下的小木杌子上,用调羹搅着碗里的豆腐脑,和那涮碗的中年妇女搭讪说话。
那女人十分健谈。
碗在桶里洗得哗哗响,口中道:“这是小本生意,一天二升豆子,红火了能赚四五分银子,平常也就落个一、二十文铜子儿。
我家那杀千刀的是个没本事人。
叫他向堂伯家借个十来吊,开个豆腐粉坊,死活就是不肯,说印子钱借不得,借一还二,打不起那个饥荒。
爷您明鉴——”她用调羹挑了点糖又兑在乾隆碗里,接着道,“如今豆子越来越贵,四钱半还买不到一斗,有钱人家秋季豆价贱时囤下,咱就得随行就市。
豆腐脑这东西二文钱一碗,你涨到三文,多出一半,谁还要吃?瞎——总只是穷凑乎罢了。
”乾隆喝着豆腐脑,笑问:“你进豆子还用银子?乾隆制钱不好使么?”
那婆娘笑盈盈地转身道:“好使,怎么不好使?就为太好使了,里头铜多,铜匠铺子敛了去做铜器,一反手几十倍的利呢。
官价两千文兑一两,你去钱庄,顶多兑出一千二百文。
小户人家没银子,钱这么贵,缴起赋来,吃亏死了!”乾隆先还笑着听,渐渐就没了笑容,推推碗就站起身,对刘统勋道:“赏她!”刘统勋不言声过去,轻轻将十五两一锭京锞放在瓷盖上,乾隆朝目瞪口呆的女人看一眼,一笑便离开了。
旁边几个装扮成闲人的侍卫也暗自遥遥尾随着。
”
“主子好兴致。
”傅恒一边跟着乾隆走,一边笑道:“这早晚了还出来走动。
老佛爷知道了又该说奴才们不是了。
”乾隆笑道:“这回已经禀了太后,明天早起就要离京,今晚宿李卫家!”傅恒不禁一愣,竟站住了脚,“去河南?不是说过了端午么?”
乾隆笑道:“这有什么大惊小怪?兵不厌诈嘛。
日子久了,走了风声,去沛梁就只能逛相国寺耍子了——他们下头诓上头那一套,你还不知道?”傅恒迟疑了一下,说道:“去李卫家走棋盘街那边。
这前头是鲜花深处胡同。
”乾隆小声道:“去看看十四叔……”
傅恒没再言声,跟着乾隆缓缓而行。
“十四叔”,是康熙的第十四个儿子允禵,是雍正皇帝唯一的同母弟弟。
康熙晚年太子允礽昏乱失位,诸王趁机群起争位。
允禵和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饿混到了一处,成了“八爷党”的中坚。
民间甚至传言,康熙原意由允禵接位,是前上书房大臣隆科多私自将遗诏中“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才有了雍正登极。
乾隆登极后,在颁发“政尚宽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