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
池久拿手机百度了下三尖两刃刀的样子,网图看着,硬要把餐叉说成三尖两刃刀也不是不行。
长得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像。
就一丁点。
小人们没见过真正的三尖两刃刀,误认倒没什么。
但是,池久看着放在洗手池旁边,刚刚用来捞人的调羹。
这些人难道忘记,他还拿调羹舀人了么?有两把‘武器’,他们怎么就没往别的地方想,反而就认准了这个。
其实村人们想得很简单。
他们不是没注意到调羹。
先不说调羹庞大的体型,根本让人无法忽视。
有不少人本身就是被调羹救起来的,想忘记也难。
之所以没说调羹,是因为他们没认出来调羹是什么法器。
但在村人们看来,这也不要紧。
神仙们手里,哪可能就只有一样趁手的法器。
肯定有经常用的,不经常用的。
那不经常用的,就不出名,他们凡夫俗子认不出来,不是很正常么!
总之村民们是认定池久是二郎神了。
嘴里的话已经由感谢神仙,变成了更具体的,感谢二郎神。
行吧。
误认就误认了。
要不然他冒出去说,他不是二郎神,那些小人问他真名的时候,他还能怎么办?池久很快就想开了。
拿起调羹,池久才要离开,就发现,洗手池里画面一变,池底的模型突然换了一组。
原本被洪水肆虐的原野村落,变成了受到洪水蹂|躏的城池。
城池里,和之前村落里小人衣着打扮如出一辙的小人们,正在哭号地逃命自救。
如同地狱的一幕,又一次在池久眼前重现。
唯一比村落强点的,大概就是城池有城墙,城里民居的房屋,也比村子里的结实一些。
还有些村庄里难得一见的二层建筑。
诸如酒楼或者富户家的房子。
这让人们可避水的地方,多了一些。
在洪水里,能坚持得久一些。
即使这样,城池的情况,也没比村落好多少。
高层建筑是多了,但相对的,一座城里居住的人,数量远比一个小村庄里的人,要多得多。
以致于遇到洪水,城池里某些地方,情况比村庄更为惨烈。
除了少数幸运的人,更多的人,都在洪水里无力的挣扎。
这个城池是怎么出现的?池久顾不上研究这个。
才救过一村的人,已经有了经验的池久,连忙跑回厨房,拉开橱柜找出所有餐叉。
好在家里餐具不止一份。
池久虽然是独居,不过当初买下这房子,搬进来的时候,他在家里做过一顿饭,请了不少同事朋友温居。
当时用的不是一次性餐具,聚餐时菜式又中西餐都有,所以家里餐具有十来套,从刀叉到筷勺,一样不少。
这会正好派上用场。
池久不由得庆幸起自己的环保观念。
要是当时用的是一次性餐具,现在这关头,他还真不知道上哪找合适的替代品。
抄起放餐具的储物盒,池久迅速地回到卫生间,飞快地在各处安放下一座座小银山。
杨大树从来没有什么时候,这么后悔过。
家里的房子已经很破旧了,当初赚了钱,本来是要起新房的。
但是想到家里孩子还小,不到娶亲的时候,旧房子修修,其实也还勉强能住。
又一时贪心,想留着这些钱,继续做本钱,好多赚点。
到时候等孩子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