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臣第一!

首页
,守住了你们的性命,不是给你们拿来意气用事的!不是给你们拿来全自己令名的!你们的命,都是他用命换来的!你们有什么权利逞这匹夫之勇!” “你们要拼这一身的血,对得起他流的血吗!” “你们真的理解了他拼死守城的真义吗!” “你们的那点所谓千秋声名,对得起林家父子的牺牲吗!” 她缓缓横剑,对着自己的脖颈,冷声道:“开城。

    ” “这千古骂名,我来背。

    ” “将来谁若来斥,你们便道,是林侯遗孀,以死相逼,要你们开城。

    ” “如果你们还不肯,如果你们为了那狗屁不如的不甘和气节,不惜背着骂名逼死我……”她将剑锋凑近了些,淡淡道,“那正好,我去陪他。

    ” 城上人人如泥塑。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众人机械地转头,就看见湖州刺史张钺,快步奔下城楼去了。

     人下了城,声音远远传来,“我是湖州刺史,我有权决定。

    开城!” 白林站在城头上,一挥手,道:“降旗。

    ” 湖州城头燕字旗缓缓降下。

     远处联军的骚动渐渐平息。

     唐羡之眼神深思。

     这些优秀的女子啊…… 文臻身边的人,也这么出众,如星光耀眼,千秋史书,亦能留惊艳一笔。

     吱呀一声,城门缓缓开启,无数的百姓站在城门之后,湖州城却安静如死。

     湖州是最早应战的城池,也是附近最强,众人最引以为傲的城池,最终却以这样的方式,迎来了叛军。

     虽败犹荣。

     潘航和唐军各数千人,分两列入城,这种守军和叛军相安无事入城的景象,蔚为奇观。

     唐羡之却没有入城。

     很久以前,他想过,如果有一日攻下湖州,他要去看看文臻住过的府邸,要在她的城池走一走,感受所有她留下的痕迹。

     湖州的风,湖州的景,湖州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楼,都浸润着她甜蜜的气息。

     但是此刻,他只是深深遥望湖州,看那湖州城头换了大王旗,看那飞檐斗拱,鳞次栉比,阻止了他的脚步,影响了他极其重要计划的,浪漫又强大的城。

     然后于午后晴而冷的日光中,拨转马头。

     日光打亮他轮廓鲜明而萧瑟。

     而轻骑如风,掠过东堂大地。

     …… 青州大营一处戒备森严的帐篷里,西番王女怔怔地坐着。

     她听说弟弟已经不行了,现在正是回去夺取大权的好时机,奈何那燕绥和林擎言而无信,总在拖延着不肯放她,尤其是燕绥,走之前还给她吃了毒药,十分坦然地告诉她,这药需要按时吃解药,否则便会毁容浑身溃烂而死。

     她知道燕绥林擎不信任她,不打算放虎归山,唯因如此,她更不能束手待毙。

     这几日她使尽浑身解数,试图收买勾引看守自己的人,可是那些兵像木头做的,都离她远远的,她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忽然外头脚步声响,西番王女知道是有人给她送饭并巡察,她想着那个每日送饭的铁面男人,叹口气,懒洋洋走过去,不想今日看见的却是一张年轻英俊的脸庞,带着几分对她的好奇仔细打量她,同时也似乎不太清楚这里头的规矩,站得离她很近。

     西番王女浑身一紧,剧烈心跳。

     她知道,机会来了! 她悄悄整理裙裾,学着当初闻近纯教她的美妙姿态,款款地走了过去,微微偏转自己最为美丽的右脸,端庄而又清纯地,冲那一看就地位不低的年轻将领一笑。

     那年轻将领怔了一怔,脸腾地红了。

     西番王女心中狂喜。

     …… 文臻盘膝坐在慈仁宫里,身后是白花花的一片,都是穿丧服进宫哭灵的命妇。

     太后薨逝,内外命妇都要进宫哭灵,她每日就带领着这些命妇在慈仁宫守殿。

    主持着丧葬事宜。

    永嗣帝有时会来后宫,倒是遵守承诺,会和她说一些朝堂事务和紧急军情。

     和之前的态度不同,永嗣帝忽然改了口风,表示西番狡猾桀骜还贪婪,不可议和,否则必有割土之忧,而东堂国土,一寸也不能让! 文臻听说之后,还略有些欣慰,心想之前他似乎无所谓议和也无所谓割让,如今倒有气节起来了。

    但不议和,主战,终究对燕绥有利,她也安心了几分。

     皇帝下旨,务必将西番打残才能一劳永逸,为此严厉督促筹备粮草军械,运往前线,倒免了文臻之前怕朝廷不出力的担心。

     随后便有消息传来,西番皇帝在和燕绥林擎对阵中遇刺,重伤昏迷,大军大乱,西番王女逃回西番大军之中,软禁杀戮将领,拿下了军权,然后撤出了徽州。

     而建州那一路,原本出现莫名其妙的兽潮,冲垮了建州军,正在海疆守卫的大皇子趁机出兵,眼看便要穿过建州,却在此时忽然出现一队白衣人,人数不多,人人仿若冰雪之姿,却对那些凶猛的异兽十分地有手段,寥寥几十人,硬生生阻住了兽潮,几十人每人骑一匹兽,赶回了大荒沼泽的方向。

    说来也妙,回去的时候,这一队人还稍微绕了点路,从苍南州经过,顺手将季家的军队践踏了一番,这种举动很像是朝廷的人,但满朝上下,没有人知道这些神秘人的来历。

     建州军是临时抽调的,原本也不是完全没战力,纯粹对那些兽不了解,无从下手,如今凶兽一去,建州军加上朝廷紧急调拨的军队,堪堪也就护住了建州一线,没让西南一地彻底陷入战火。

     这两个算是好消息,但是另外有些消息却不大好。

    比如邱同带领的大军,确实截着了西番军去池州的军队,也将之套住了,却忽然在背后遭到了长川军的埋伏,险些被包了饺子。

     文臻非常震惊,长川叛变了?易人离是出事了还是变节了?这不可能啊! 另一支拦截去衡州的西番兵的七万精兵,倒是将西番兵打得落花流水,却在那里遭遇了易铭的机关铜人阵和部分联军。

    潘航带领三万军一个转身进入川北之后,易铭没有追击,却趁机将衡州附近的戍卫营解决掉,使之不能驰援湖州。

    之后黄雀在后,在中文和闻近檀追击西番军的时候偷袭,她的机关十分强大,又是偷袭,又是趁七万兵正疲惫的时候,一战而胜,西番军趁机逃脱。

     两处逃脱的西番军又汇聚在一起,消失在东堂大地上。

    以至于林擎燕绥不敢懈怠,日夜巡逻于边境,就怕某一日再出现一个徽州。

     单一令等几人,不顾年纪老迈,一直亲自督促粮草,运往前线,湖州出身的官员,基本都依附于大司空和李相麾下,于此事很是积极。

     西番接连受挫,这回真的递了议和的国书来了,朝廷这几日正在为此争论。

    因为不好的消息又来了,唐家和易家已经联军反叛,安王也出兵了,季家显然有些不安分,湖州成为联军攻击的第一站,正在苦撑,朝廷已经紧急调兵,但是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到。

     东堂现今竟然是处处战火,四面楚歌。

     如同之前说的,群臣忧于内患,倒是更倾向于议和。

     皇帝的态度并未和文臻明说。

    他很少来后宫,来了以后也是被人群簇拥着,远远地坐在一边,根本不给文臻接近和出手的机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战事频仍,他心绪烦躁,最近身体状况很是不好,脾气也很不好,已经杖毙了好几个宫人,倒是有传言他很宠爱新进的一个小太监。

     由于皇帝的疏远和淡漠,那些进宫哭灵的内外命妇,渐渐又有流言出来,说新皇后毕竟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