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首页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

     在省城,天天上着班,似乎对过年的感觉没有这么明显。

    但是在桐山,小县城里从腊月初开始,街道上的人明显增加了。

    一些挂着外地牌照的车子,也从遥远的地方回到桐山来,这都是在外赚了钱的小老板。

    而桐山县内的大老板,特别是那些矿老板,也正在结账,发放工资,然后回城市过年。

    外面的回来,这里的出去,一来一往之间,把桐山经济的特色全部挑明了。

     杜光辉这几天正忙着下乡慰问。

    上一个星期,他一直在桐山,接待强总派来的林山矿项目洽谈小组。

    这小组的负责人,不是什么副总或者什么行政官员,而是强总后面的总工,姓姚。

    组员也都是些技术人员。

    他们一到桐山,就扎到了矿上。

    白天在矿山,进矿洞勘察。

    晚上,回到县城,他们还得进行数据分析。

    闲下来的时候,杜光辉和他们谈到强总。

    他们说:“强总是国内少见的私营矿主。

    你看看,全国这么多私营矿,有几个有专门的技术队伍?我们的总工,以前是矿业大学的教授。

    强总有一句口头禅,叫没有技术就没有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

    ” 这才叫真正的企业家!杜光辉想起平时见到的那些矿主,个个抽着烟,腆着肚子,一副十足的暴发户模样。

    他们是向资源要钱,而强总则是向管理向技术要效益。

    看过一篇报道说:县城以下无企业家。

    虽然偏颇,但杜光辉觉得也还可信。

    这一年来,他接触了不少搞企业的,包括蓝天木业,包括一些矿主,还有联合化工。

    这些企业的老总,乍一看身后都有个红红火火的企业。

    但一分析,现代管理的成分几乎没有。

    企业就是老总,老总就是企业,除了老总,没人说话。

    而且,杜光辉曾做过一个小调查。

    桐山县内的企业,负债率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是银行帮他们做企业的,每有剩余资本,就迅速地转到了老总个人账户上。

    花天酒地可以,做慈善时总是嘴上喊穷。

    严格意义说,这只是企业主,而非企业家。

     早晨,杜光辉打了个电话回家,问凡凡感觉如何,凡凡说挺好的。

    凡凡元旦前和莫亚兰还有钱平一道,跟随着孙林安排的旅行团,跑了一趟海南。

    蕉风椰雨,着实让这三个人心情爽了好多。

    莫亚兰回来说:“去了一趟海边,人的心境也开阔了。

    本来还想着……现在无所谓了。

    人生还得向前。

    ” 杜光辉说:“这就对了。

    其实跑一趟海南,也就七八天时间。

    看了风景,也就是一眼而过。

    关键是要感受大海的辽阔,感受自然的博大,感受生命的活力。

    ” 凡凡是第一次看海,在海边,他躺在沙滩上,好像自己回到了童年。

    他对杜光辉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那一刻,我真的想到了这首诗。

    回头一看,人生多么美好!就像这汹涌的大海,就像这激越的浪花。

    ” 杜光辉笑了。

     让凡凡和莫亚兰他们一道去海南,杜光辉的目的也很简单。

    休息,同时通过对大自然的体悟,重新焕发对生命的信心。

    面对大海,个体生命是渺小的;但同时,当你看到每一颗贝壳都在努力地往海岸上移动时,当你看到每一朵浪花都在海面上呈现美好时,当你听到大海在拼搏、在容纳、在辽阔时,你就失去了漠视生命的权利。

    珍惜美好,善待一切,这或许就是大海给予人类最深刻的启迪。

     莫亚兰回来后,到医院又进行了两次化疗,总体上的感觉比以前好多了。

    更重要的,杜光辉看到她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莫亚兰说:“在大海边,我突然感到每一个日子都是新鲜的!” “就是。

    每一个日子都是希望,每一个日子也都是重新开始!”杜光辉道。

     上班后,杜光辉先是看完了最近的文件。

    连续几天没到办公室了,文件摞了厚厚的一堆。

    小王进来,说:“按照日程安排,上午杜书记是要到窝儿山慰问的。

    ”杜光辉说:“知道了,通知乡里没有?”小王说:“昨天下午已经通知了。

    ”很好,停了会儿,他又道:“看看高玉主任在不在,如果在,让她跟我一道过去。

    ” 小王下去后,杜光辉起身站在窗前,看了会儿早已落光了叶子的枫树。

    这院子里,前面是香樟,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后边,却是些杂树,有枫树,有栎树,甚至还有一株桑树。

    现在,这些杂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地上的草也变成了枯黄色。

    靠近院墙的地方,不知是谁栽下的一株白梅,这时候却在开着,虽然只有三两朵,但还是显出了少有的生动。

    这梅真是孤寂的。

    很少有人到这后边来。

    即使看看,也很少。

    像杜光辉这样,站在窗前注视它们,或者被它们注视,大概是少之又少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杜光辉轻轻地吟诵着这首诗,他是喜欢梅花的。

    可惜在大平原上,梅花少。

    这些年,他也看到过一些梅花,那都是养在花圃里的。

    正所谓“病梅”。

    不像这株,独自在墙边上,开放,或者凋谢,都是它自己的事。

    君子独善其身,正是它最真实的写照。

    这样想着,杜光辉又多看了几眼。

    也许明天,或者后天,它就会同样寂寞地逝去…… 人生何尝不如此? 想着,杜光辉回到桌子边,收拾了一下,便出门。

    下了楼,高玉正要上楼。

    高玉问:“杜书记,到窝儿山是吧?” “是啊,马上就走。

    ” “那好,我也正想去看看呢。

    ” 上了车,小徐说:“高主任最近变化很大啊!不看别的,就这衣着,就是城里干部的样子了。

    ” “嘿,还有这事?什么叫城里干部?我可弄不明白了。

    ”高玉问。

     小徐笑道:“乡镇干部一套衣,洗洗换换穿四季。

    城里干部十套半,每天都是新颜色。

    高主任,这跟养情人恰恰相反。

    养情人是乡镇干部村村有,城里干部干起吼。

    ” 杜光辉问:“什么叫干起吼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