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心想这迟到也是有理由的。
迟到能有什么理由?只不过是县里一惯松散惯了。
记得前不久他看到一个报道,说的是苏北的一个市长,人称铁腕市长。
他刚到这个市,第一次开会就有一批人迟到。
一问都是有这事那事,他没有发火,却在会场上让人隔出了一个区域,让这些迟到者坐在那儿。
这一招果真灵验,第二次开会除了早到的,没有一个迟到的了。
当然,简又然不会这样做。
如果他是湖东县委书记,他也许会尝试一下的。
现在他是副书记,而且是挂职的副书记。
他找不出理由,也找不到让他这样做的更有力的借口。
看了会儿报纸,省报上还在刊登湖东抗雪的系列报道。
这个报道已经发了三期了。
连同以前发的头条,还有其它报纸和电视台、电台的报道,湖东抗雪的整个报道有好几十篇了。
江省长也是因为看了报道,才决定来湖东的。
简又然看着报道,心里有一丝丝自足的感觉。
他这一步走得及时,而且卓有成效。
用李明学在私下里的话说:“又然同志这一工作,给湖东人民抗雪增加了信心,把湖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李明学这里所指的高度,无疑是指江省长的到来。
一个刚刚上任不久的省长,第一站所选择视察的县,是有一些不同于一般的意义的。
对于一般老百姓,可能就是一个省长的到来。
可对于李明学,对于一个县委书记,意义就不同了。
那是一种肯定,也是一次机遇,更是一种褒扬。
在常委会上,李明学毫无遮拦地表扬了简又然,这也可以看出李明学心里的期待和兴奋。
简又然也着实为自己这挂职到位第一步,感到了欣喜。
看着报纸,简又然不知怎地想起杜光辉来。
在部里的时候,杜光辉基本不在简又然的竞争名单上。
虽然都是正处级,年龄也相差不大。
但杜光辉有几斤几两,简又然是很清楚的。
可是,到了一同下来挂职。
某种意义上,他和杜光辉又站了同一个地平线上。
无论杜光辉在部里怎样,但现在既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又隐性地成为了将来回部里的竞争对手。
简又然就不得不重视了。
轻视对手,往往就是致命大忌。
简又然不想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杜光辉就是他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可以映照出简又然的得失。
他需要这样的一面镜子,可以让他清醒,也可以给他自信。
想着想着,杜光辉那张阴郁的脸开始在简又然的面前浮现开来。
桐山雪大,听说那边为了抗雪,下的功夫比湖东大得多。
可是,因为媒体的不到位,一切都只能是“默默无闻”了。
“简书记,人基本上到了。
”小郑进来喊道。
简又然端着茶杯,夹着笔记本出了办公室。
他在门外就听见会议室里说话的声音,等他进了门,声音停了,整个会议室变得异常安静。
他坐下来,扫了一眼,梅白主任还没到。
小郑看出了他的意思,小声在他的头边说:“梅主任还在……他说请稍等一会儿。
”
“嗯!”简又然从鼻子里哼了声,头却没抬。
又过了十来分钟,梅白主任到了。
本来瘦小的脸上,因为喝了酒,更加地发红和更加地可爱起来。
这个时候,你看梅主任,倒不像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了,而像一个有些腼腆的乡下教师。
对着简又然,梅白点了点头。
简又然也没动,只是说:“既然来了,就开吧。
”
会议一直从八点开到了十一点,问题是相关部门提出来的接待方案,简又然听了总是不能满意。
比如江省长视察点,政府办提供了三个,一个是水阳镇抗雪现场,一个是辉煌实业,还有一个是民营湖东职业学院。
这三个地点,按照政府办的说法,是代表了三个层次。
有抗雪的典型,有民营企业的典型,有民办教育的典型。
而且,政府办在汇报前,已经就这三个视察点向县长汪向民作了汇报,汪县长也同意。
可是,简又然听了却不同意。
简又然说:“三个点是很有代表性,可是没有多少新鲜感。
省长来了,要看的是新动作,是新气象。
水阳的抗雪,当然不要动了。
辉煌实业也可以去。
但那个职业学院就没必要了。
我建议一下,湖东有很多好的文化景点,选择一个,请省长看。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重视文化建设。
我们也要作出些姿态,让省长看到湖东不仅经济发展,文化事业同样是在发展的。
可以组织些街头的文化演出,但是,一定要真实,不要搞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