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首页
43 市委书记洪大光突然摔了一跤。

    这一跤不仅摔得蹊跷,而且使阳城官场的权力格局迅速产生了微妙变化。

     时值仲秋,那天,黄一平正随廖市长在省城参加一个经济形势分析会,由省委梁副书记主持,省长作主题报告。

    冯开岭和廖志国两位市长,分别代表全省发达与比较发达地区,做了个典型发言。

     午饭过后,会上照例有三刻钟左右的午休。

     黄一平刚刚安排廖市长躺下,手机就响了。

    一看,是妻子汪若虹,黄一平赶紧回到自己房间接听。

     “喂喂喂,你知道吗,洪书记受伤了,伤得不轻哩。

    哎呀,摔得好奇怪哟。

    ”一上来,汪若虹就有点语无伦次,语气里有抑制不住的慌张,似乎也夹杂着些许兴奋。

     黄一平听了,一头雾水。

    早晨来省城的路上,廖市长还和洪书记通了话,相互通报了各自行程,并商定省里会议结束后,回到阳城也抓紧召开一次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

    这才过去短短半天,怎么忽然就伤了? “不要急,慢慢说。

    ”黄一平尽量语气平和,意在暗示那边的汪若虹冷静。

     听得出来,汪若虹也在努力镇静,希望能让自己的叙述尽量言简意赅,条理分明,只是效果不甚明显。

    不过,黄一平终究在一堆乱麻里渐渐理出了头绪。

     原来,中午十二点左右,也就是一个小时前吧,阳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仲院长忽然接到洪书记秘书的急电,说是洪书记在阳城大酒店不慎摔了一跤,整个身体不能动弹,疼得浑身大汗淋漓。

     仲院长接电话时,正在陪卫生局长吃饭,地点就在第一人民医院小食堂。

    当天,局长带领包括汪若虹在内的一帮人,来医院调研行风建设情况。

    其时,医院还没到上班时间,仲院长赶紧调度救护车,安排院内急诊、骨伤、外科、CT、核磁共振等各部门做好急救准备。

    卫生局长听说洪书记受伤,哪里还敢再坐下吃饭,拉上身边的汪若虹,说:“正好,你是护士长出身,我们一起到现场看看。

    ” 汪若虹心想,我一个卫生局机关的工作人员,早就不在医疗一线了,跟你跑个什么劲儿呀。

    可想归想,还是跟着局长上了车。

     前边救护车拉着警笛一路呼啸,卫生局长的小车紧随其后,很快就来到阳城大酒店东北角的二号楼下。

     关于阳城大酒店的情况,前边已经多处交代过,这里是当年市委市府招待所,也是接待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中外贵客的迎宾馆。

    前些年,迎宾馆在护城河边辟了地方重建,国有性质的招待所也都进行了改制,但这里仍然是市里日常性接待、招待、会务的主阵地。

    廖志国调来阳城,选择了酒店东南角的一号楼做宿舍,那里原先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下榻之地。

    洪大光受伤的这幢二号楼,也是迎宾馆的一部分,专供省部级官员入住。

    当年,每逢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阳城,都会有此类官员全程陪同。

    眼下,这幢楼还是宾馆性质,平时却很少安排客人,主要用于市委重要的小型会议,洪大光也经常在此办公、休息。

     医护人员到达时,洪书记正躺在大厅的三人沙发上,脸色苍白,牙关紧咬,身上的衣服几乎湿透。

    看得出来,伤者身体的某个部位相当疼痛。

     护士按照仲院长的指令,马上打了止痛针,然后七手八脚将洪书记搬上担架抬上车,紧急送往医院。

     这个过程,汪若虹亲身参与,所见所闻皆第一手资料。

     “说是从楼梯上摔下来,我看不像。

    ”汪若虹压低声音。

     “哦?”黄一平有些惊讶。

     “摔伤能看不出来?身体没一处红肿青紫,更加没有破损断裂,看样子应该是扭伤。

    还有,衣衫不整,浑身散发出洗发液、沐浴露的味道,明显是刚刚洗过澡,草草穿了衣裳。

    另外,那个公关部的女经理也在旁边,头发凌乱,神态明显不对。

    ”汪若虹道。

     黄一平闻言,浑身一紧,立即本能警觉起来。

    他捂住电话,习惯性地向周围看了一圈,确认房间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同时门也从里面反锁了,这才小声问:“你旁边没有别人吧?” 汪若虹说:“我又不傻!这么重要的事,我能不知道保密?嘁!放心吧,我现在躲在护士更衣室里给你打电话,身边一个人也没有。

    他们都在病房里围着洪书记转哩。

    ” 接着,汪若虹根据丈夫的提示,按图索骥般完成了对事件全程的还原与复述:汪若虹与卫生局长、仲院长们赶到时,只有秘书与女经理二人围在洪书记身旁,市委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等人稍后才到。

    由于洪书记认识汪若虹,她就被安排紧随仲院长,在洪书记近前服务。

    伤者当时已经疼得不能讲话,受伤经过基本由秘书代为陈述。

    那个陈述者虽然语言表达水平一流,头脑反应相当灵敏,可叙述时仍然难免含糊、闪烁其词,且不时将疑惑、求助的目光瞟向女经理,这才让汪若虹发觉了上述疑点与破绽。

    而且,她从洪书记与女经理身上嗅到的味道判断,二人使用的是同一种沐浴露与洗发水。

     通过汪若虹的叙说,黄一平认定,以她当时所处的位置,加之其女性观察的特有细致,准确性应当不容置疑。

    何况,说到阳城大酒店公关部那个女经理,黄一平心里也有些数了。

     洪大光与该经理的风流故事,在阳城官场是个公开的秘密。

     像洪大光这种官位的地方要员,身为堂堂市委书记,有那么个把情人当不足为怪。

    问题是,好多官员外边彩旗飘飘,家中却能确保红旗不倒,甚至红旗与彩旗还能共生共存、相映生辉。

    可洪大光就没有这么幸运,一方面家里那面红旗完全是个醋坛子,曾经数次因此大闹市委,还差点跑到省里诉冤情、讨说法。

    另一方面,丁松之类的反对派们一直虎视眈眈,那些人虽然自己屁股后边通红,却依然整天嚷嚷着给别人治疗痔疮。

    因此,洪大光的彩旗就只能藏着掩着,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与放纵。

     关于这个女经理,本是洪大光的一个老相好。

    据说,该女当年还待字闺中时,就以姣好面容赢得洪大光喜爱,无奈名花虽美,一度却另有所属——时任市委书记的印老厅长,对这个女子也不错,还认了她做干女儿。

    为此,阳城机关里一直盛传,洪大光与印老厅长之间的怨仇,除了政见纷争、工作矛盾之外,也与这个女人有很大关系。

    今天,洪大光在阳城大酒店受伤,时间正值中午,伤情特征让汪若虹这么一描述,又说了女经理待在旁边,黄一平心里马上就明白了几分。

     又追问了一些细节,黄一平稍作沉思,马上警告妻子:“千万记住,不要乱讲话!如果可能的话,找个理由,躲开!” 放下电话,黄一平没有马上到隔壁喊醒廖市长,而是先给人民医院仲院长打了电话。

     “摔得不是很重,但部位麻烦。

    原本有些突出的腰椎间盘严重错位,腰部以下几乎不能动弹。

    初步诊断结果:无法手术,只能保守治疗,看来病人得卧床静养相当长一段时间。

    ”仲院长字斟句酌,声音压得很低,显然是不想让旁边的人听到。

     “需要多久能康复?”黄一平问。

     “最乐观的估计,至少得半年时间才能下床行走。

    ”仲院长道。

     “好的,你们全力组织治疗,包括伤情在内的一切信息,尽量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

    有关情况,只由你一个人负责发布,我这边马上向廖市长报告。

    ” 几乎没有丝毫犹豫,黄一平就敲响了廖志国的房门。

     廖志国是个典型的夜猫子,夜里往往只睡四五个小时,每天中午的午睡就显得非常珍贵,有时哪怕只眯那么十分钟。

    黄一平也知道,非到万不得已,一般不宜惊动午睡中的廖志国,可是眼下的事情委实不能算小。

     看得出来,廖市长睡得很熟,对于中途被叫醒,感觉相当不爽。

     “哦,摔了一下?没有骨折之类的大碍就好。

    唔?”听到洪大光摔伤的消息,廖市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表情、语气均很平淡,还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

     “廖市长,洪书记的伤情虽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可听说治疗、恢复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而且得绝对卧床静养哩。

    ”黄一平道。

     “唔?”廖志国眉头一挑,眼睛倏忽一亮。

     44 黄一平赶紧将洪书记受伤的经过,一五一十向廖志国做了汇报。

     这个汇报,看似如实道来,其实却不是那么简单。

    倒不是说黄一平的口头表达有什么障碍,也不是他对洪书记受伤的过程掌握不够全面,关键是汪若虹透露的那些要害信息,是否和盘托出,又如何说到一个恰当的程度,其中颇有讲究,还真是颇难把握。

    而这,恰恰是一个称职秘书的功夫所在。

     过去较长一个时期,黄一平对秘书职责的理解较为单纯。

    当年跟随魏副市长也好,后来跟随冯开岭也罢,在他内心深处,总是将忠诚视作第一要义,然后才是踏实、勤奋、才能之类。

    譬如在冯开岭身边工作那几年,他基本上将自己弄成一个透明人,除了儿女私情被窝里那点事情,其余少有自己的秘密,包括官场上听来的小道消息,秘书们例行聚会中的闲聊,等等,都会及时向冯市长汇报。

    可是,自从经历过年前换届事件,黄一平对这种忠诚的意义与价值产生了极大怀疑。

    倒不是觉得秘书不应该忠诚,而是感觉忠诚也应该区分对象、场合,而且得有个合适的度,否则就可能陷入愚忠、盲从,最终坏了大事,也伤了自己及亲人。

    就拿眼下这件事来说,汪若虹看到的那些细节,按理应该对廖志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然而细想一下,却又不便直说、不宜全说。

    原因很简单:洪大光与女经理那点事儿,既然连一个汪若虹都看得如此清楚,那廖某人与于丽丽、杨艳的事情,岂不更加昭然若揭,三传两转不就满城风雨了?还有,你一个黄一平、汪若虹夫妇,现在能当着我的面如此埋汰洪大光,屁股一转你们不也能当着别人的面,同样编排我廖某人? 凡事须动脑筋,走一步要看两步,还得留下三步的退路,这是黄一平如今为人做事的一个基本准则。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那是于普通人而言,对黄一平这样的聪明人,吃过一堑至少长它两智三智才算划得来。

     于是,黄一平如同一位高明的记者,对洪书记受伤的情况只作客观描述,不加或很少加入议论、评判,更加不作任何主观结论。

    而且,对于消息的最初来源,汪若虹的那些直觉、猜测,也未作任何说明。

     “那么,依医生的诊断,洪书记肯定伤得不轻,而且至少半年不能下床了,唔?”廖志国问。

     “是。

    ”黄一平点点头。

     “那么,洪书记这一受伤,就不能继续工作,市委那边的事务也要撂下,唔?”廖志国又问。

     “可能。

    ”黄一平还是点点头。

     “那么,市委市府两副担子,就要落到我一个人肩上,唔?”廖志国继续问。

     “这个——”黄一平犹豫一下,摇摇头,道:“说不好,或者说不一定。

    ” “哦?情况不是这样?唔?”廖志国眼神里竟然闪过一丝慌乱。

     黄一平没有再叙洪大光的伤情,而是说了六七年前阳城发生的另一桩旧事—— 当时,正值印老厅长担任阳城市委书记。

    那年夏天,阳城遭遇十年不遇之连续暴雨,印书记下农村视察灾情,不慎在乡间小道上摔断了大腿,做了手术后需要卧床数月静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