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首页
的事情,正如冯开岭的问题一样,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实。

    可是,因为有了梁副书记的关心,一切又都迅速变得模糊、不确切,直至转化为误会、诬告、谣传、莫须有。

    只不过,舆论汹汹,不可过于逆势而上,只好由阳江调阳城易地提拔,让廖同志暂时委屈一下。

     办完这件事情,梁副书记不仅还了苏家一份人情,自己羽翼之下也多了廖志国这样一位铁杆忠臣,一举两得。

    官场情谊,有时就是通过血与火的实战锤炼,逐步变得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一个月前,梁副书记阑尾炎发作,先是住院手术治疗,后又专门在省城一处温泉疗养院休养。

    期间,廖志国除与洪大光一道,代表阳城市委市政府专程看望以外,还偕同夫人苏婧婧两度悄悄登门,其中一次是以晚辈身份表达敬意,一次是代表苏老主席叙以旧谊。

    同时,廖志国还以阳城市长名义,郑重向梁副书记发出邀请,请他到阳城休养、散心。

    梁副书记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表示一定抽空成行。

     前几天,廖志国又给梁副书记家里打过电话,再次发出诚挚邀请,那边答复说可以考虑,如果近期时间允许,当利用某个双休日来阳城看看。

    因此,廖志国以梁副书记欲来为由,不敢随便离开阳城,并不全是有意诳骗苏婧婧。

     不过,只有秘书黄一平知道,廖志国推掉北京之行,还有一个不便明说的理由:周日下午,阳城中专有一场网球比赛,廖志国是特邀嘉宾。

    这场球赛本身也许并不重要,只是省内几家中专学校的友谊赛,可关键是邀请者身份特殊,廖志国无法拒绝。

    这个邀请者,乃阳城中专团委书记、英语老师杨艳。

     24 廖志国结识杨艳老师,如同黄一平遇到郎杰克一般,也是非常偶然,或者说是天意使然。

     关于结识杨艳,还得从上周廖志国的那个专题调研说起。

     筹划中的“鲲鹏馆”项目,在黄一平的精心组织下,各路新闻媒体一齐发力,多种路径殊途同归,吹风、预热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廖志国从欧洲出差回来后,一看宣传舆论动起来了,而且搞得非常热闹,满意之余提出搞一次调研,一来他作为市长应该有个姿态,二来也需要借此促动一下规划、城建、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

     “不要通知任何单位,也不带其他人,就我们两个随便跑跑,走到哪里算哪里。

    ”廖志国吩咐黄一平。

     黄一平猜测,廖志国在基层工作时间长,养成了比较务实、随意的作风,不太讲究那种应景式的排场。

    这次调研,多少带点微服私访的味道,意在掌握真实信息。

     首站先奔规划局。

    早晨九点上班,廖志国与黄一平八点四十五就到了。

    规划局的大楼是在护城河风景带边上,左傍清澈护城河,右临阔大青翠的绿地,占据了市区最好的位置。

    区区三四十个人的编制,一幢别墅式四层办公楼,居然还装了两部电梯。

    保安不认识他们,黄一平上前出示了市府工作证,却没有表明具体身份。

    在走廊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身穿统一制服的保洁工,有的在清扫卫生,有的拎着开水瓶,还有的在给各个办公室浇花。

    一路走下来,廖志国的脸色就有点不好看。

     直到九点十五分,局领导们才陆续上班。

    局长于海东来得最晚,一看廖志国和黄一平站在走廊上,马上脸色由红转白,终至铁青,大夏天本来天气就闷热,额头上的汗说下就下。

     黄一平和于海东是老交情,原本都是冯开岭麾下的干将,曾经一起参与过好多机密。

    年前因为那场风波,算是树倒猢狲散,彼此慢慢疏远。

    尤其是黄一平下放党校期间,于海东既是自顾不暇,也是有意避嫌,竟然一次也没和他联系过。

    三个多月前,黄一平再回市府,于海东又主动靠了上来,电话里话不投机显得尴尬,就改用短信,还时常给黄一平送点烟酒茶之类的小礼品,其中也包括上次帮冯开岭转交的毛尖。

    本来,廖志国决定视察规划局,黄一平应当悄悄打个电话给他,毕竟大家曾经是同船上的渡客。

    可是,黄一平还是有些拿不准,廖志国的这个举动,是否也有考察自己的意思呢?对于这个于海东,廖志国自然知道其与冯开岭的铁杆关系,如果万一他觉察到黄一平的通风报信之举,岂能不产生联想甚至误会,进而对黄一平的忠诚产生怀疑。

    因此,他还是没有多这个事。

    现在看到于海东难堪,心生怜悯之余,多少也有点感觉不安。

     在规划局办公楼上,廖志国几乎逐层楼、每个房间都转遍。

    看过星级酒店般豪华的职工食堂,又来到设施一流的健身休闲中心,再踏入偌大的现代化视频会议室,廖志国嘴里啧啧有声,还意味深长地问于海东:“你们局总共多少人?” 于海东自然知道问话背后的意思,硬着头皮回答:“正式职工四十二,临时工和借用人员四十五。

    ” “唔?”廖志国这个习惯性口吻,陡然加重了至少两个八度,拖长了若干音节。

     跨进于海东的办公室,廖志国有意在那宽敞的空间里大步走了两个来回,口中念念有词似在数一二三四,然后又分别在柔软的真皮沙发、大班椅上坐了坐,还刻意用力压了压,令一旁站着的于海东坐立不安。

     好不容易回到正题,召集班子成员听取汇报,于海东们早已经心力交瘁,不知所措。

     由于有了前边的这段前奏,于海东的汇报就显得结结巴巴。

    廖志国也不想听他照本宣科,干脆直接提问,有的要求介绍概况,有的则要求提供具体数据。

     廖志国在阳江分管城建、规划多年,提出的问题自然切中要害,于海东回答时既不敢随便糊弄,很多数据却又一时说不清楚,满头满脸的汗真是如雨一般。

     “以前在阳江工作时,一直听说阳城的城市规划搞得很好,也经常在报纸、杂志、电视上看到你们的光辉形象,上头领导来视察啦,外边客人来参观啦,亮点很多,也总结得头头是道。

    今天到现场简单这么一看,又听了你们的汇报,好像除了办公场所豪华气派之外,实际工作相当一般,宣传与现实差距不小,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嘛。

    唔?”廖志国撂下几句话,起身就走。

     在门口,于海东可怜巴巴地用眼神向黄一平求援。

    趁着廖志国不注意,黄一平悄悄和于海东耳语:“没办法,突然决定来看看,也没来得及通气。

    ” 出了规划局,廖志国似乎并不生气,相反,情绪还相当好。

    黄一平猜想,他是利用这个机会,把肚子里积蓄了好久的话说了,因此才这样。

     中午,廖志国嘱咐黄一平:“原定下午到文化局、体育局机关的计划取消,直接到影剧院、体育馆、文化馆、少年宫、体育活动中心等几个地方现场调研。

    通知文化局、体育局的班子成员,一起参加调研,随时汇报情况。

    另外,让市里几家新闻媒体派记者参加,公开报道这次调研活动。

    ” 由于事先没有通知,黄一平电话一打,几个主管局的头头就傻眼了。

    文化局长孙健半天不接电话,打到家里说是中午没回来,几个副局长支支吾吾说不清去向,还是办公室主任说了实话:“孙局长中午有个接待,这会儿可能在桑拿,我马上把他找到,直接奔影剧院。

    ” 体育局长姜如明更有意思,接到黄一平电话,连问几遍“你是谁”,居然都没听清黄一平的名字,直到黄一平吼出廖志国三个字,那边舌头才调直了,估计当场吓得不轻。

    黄一平警告道:“赶紧设法醒酒,把浑身酒气搞清爽些,在体育馆待命。

    ” 黄一平这一通忙乎,总算没有让孙健和姜如明出丑。

    廖志国先到影剧院,文化局长孙健已经红光满面在那儿恭候,远远就能闻见他身上沐浴露的香味。

    不知情者还以为,他是专门沐浴净身迎接廖市长。

    一小时后,姜如明赶在廖志国前边出现在体育馆,脸上虽然还有些潮红,眼睛里也满是血丝,可舌头已经运转自如,嘴里喷出的也是口香糖的甜味儿。

    黄一平赶紧向廖志国介绍说:“姜局长这些天在县里调研,刚刚从基层赶回来,听说最近日夜加班加点,是在带病工作哩。

    ” 一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调研,看到的是文化、体育场馆拥挤、破旧,里面的设施非常落后,从工作人员到市民群众,无不迫切希望新一届政府加紧解决。

    最后,廖志国对着电视镜头和录音笔,发表了一通调研感言,无非心情沉重、感触良多、责任重大、时不我待,云云。

    说到底,顺应市民群众呼声,改善阳城文化、体育设施,已经列入市府重要议事日程。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调研考察结束之际。

    其时,廖志国在众多官员簇拥下,正从体育活动中心走向自己的专车,记者们早已提前赶回单位发稿,陪同的体育局官员纷纷准备择机上前握手告别。

    似乎就在无意间,廖志国突然右转身,目光对准了不远处的网球场。

     这时,虽然已是傍晚下班时分,可夏天的太阳还高高挂在西天。

    夕阳余晖中,一个娇美的身姿立即引起了廖志国的注意,令其停下了匆促的步伐。

    那是一个青年女子,身高足有一米七,穿着超短裙装网球服,身体曲线圆润流畅,裸露的腿、臂雪白耀眼,披肩长发以丝绢束在脑后,突显出柔美的脸、颈部轮廓。

    那女子显然是个网球高手,时而高高跃起扣杀,时而挥拍奋力发球,丰满结实的胸部似两只不肯安分的小兔,比网球更加吸引观者的眼球。

     “不错!不错!唔?”廖志国也许自觉到有些失态,转身朝黄一平等人点点头,脸上竟然飘过一丝孩童般的赧然。

     “是的,发球技术确实一流。

    在这方面,廖市长也是高手哩。

    ”黄一平向周围人介绍,也算是帮廖志国稍加搪塞。

    不过,他也知道,那网球场上的女子,确乎在廖志国的心里产生了震撼,否则以他一向洒脱的性格,断不会有如此失常神态。

     “那个女孩叫杨艳,是我的一个表妹,在阳城中专做英语老师,从中学开始就喜欢网球。

    ”姜如明马上趋前向廖市长报告,同时大声招呼杨艳过来。

     “英语老师?你的表妹?唔?好,好!”廖志国看着那个飘然而来的女子,两眼大放光芒。

     杨艳闻声过来,叫了姜如明表哥,并由表哥介绍给廖市长认识。

    廖志国握着那只热汗淋漓的手,好久才松开,说:“杨老师球打得这么好,完全可以做教练嘛。

    唔?” 那个杨艳毕竟整日厮混于讲台,面对廖志国一行,自然不会怯场,只在脸上稍稍飞了点红霞,马上痛快答应道:“教练谈不上,倒是可以做个陪练,随时同廖市长切磋球艺。

    ” 事隔不过数日,就在廖志国决定陪同苏婧婧赶赴京城的前一天,杨艳果然打来电话,说是全省中专学校在阳城有个网球友谊赛,校领导诚挚邀请市长大人拨冗光临,同时也想见识一下领导的球艺。

    既然是杨艳亲自打来电话,又是全省性的一个比赛,廖志国就无法拒绝。

    可是,这边已经答应了苏婧婧同去北京,那个表妹又事关儿子未来的留学生涯,廖志国也是左右为难。

    恰此时,黄一平不失时机提醒道:“不是说省委梁副书记要来么?” 真是一语唤醒梦中人,廖志国当即对苏婧婧编了一套说辞,让她不好阻拦与发难。

     黄一平在陪同苏婧婧赴京前,悄悄对杨艳做了点信息收集,获得的大致情况是:杨艳,女,二十八岁,中共党员,本市海北县城人,毕业于省城师范大学英语系,爱好体育、音乐,两年前结婚,丈夫是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医生,医学博士。

    杨艳在学校表现不错,各方面对她的总体反映是活泼好动,待人热情大方,算是人长得漂亮且又懂事的那种。

    唯一令黄一平感觉不安的,是她丈夫器量偏小,且对妻子很不放心,经常因为陌生男人多看妻子两眼,就吵闹生气,属于典型的醋坛子。

     从北京一回来,黄一平果然发觉,廖志国在家玩得并不愉快,原因就在杨艳的丈夫——那个医学博士身上。

    据说,杨艳与廖志国搭配双打时,适逢医学博士来接她。

    丈夫在场外脸色冷峻,妻子在球场上就手忙脚乱,害得廖志国的技术只发挥了五成,并且草草收场,打得很不尽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