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建隔离点引发群体事件 明察暗访

首页
种政策调动各方力量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之中,此时小佳再三提出不能上一线的要求。

    小佳的要求从家庭来说是合理的,这是私德。

    侯卫东的职务要求他不能回避,这是公德。

    人性的弱点与光辉是交织在一起的,只有在最紧急的情况之下才能同时显现真面目。

     抗击“非典”不是请客吃饭,稍为处置不慎,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侯卫东明知在第一线接触返乡人员有极高的风险,他还是硬着心肠要求卫生防疫、交通公安、县乡干部必须把守在各个关口,形成最靠前的防线。

     挂断电话,侯卫东静思良久,又给蔡恒打去电话,道:“战争年代,大家不怕死,主要是有一种社会氛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如今抗击‘非典’也是一场战争,我们要在社会上营造一种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浓烈社会氛围,消除恐惧感,增加信心,这样才能激励一线的工作人员。

    ” 县委书记蔡恒与侯卫东想到了一块,他道:“我正在办公室召集防非办和宣传部的同志研究此事,明天把宣传方案报过来,请侯市长审一审。

    ” 侯卫东客气地道:“蔡书记辛苦了,晚上睡一个好觉,明天我们一早就碰头。

    ” 他作为沙州副市长,到益杨是来指挥、检查、督促防非工作,最多停留两三天,还得回沙州。

    大政策是省市两级制定的,但是能否真正落实政策,还得发挥县委书记和县长这些基层干部的作用,如果不能获得这两人的支持,工作将会很被动。

    同样,县委、县政府必须接受上级的领导,没有上级的支持,他们的工作将困难重重,吃力不讨好。

     到目前为止,市、县两级互相配合,目标相同,利益一致,大家相处得都很愉快。

     在县委办公室,正事谈完,蔡恒和桂刚暂时没有走,两人点燃香烟,开始闲聊。

     桂刚感慨挺多:“我第一次见到侯卫东的时候,他还在青林镇当办事员,什么职务都没有,一个平头大白兵,跟着秦飞跃一起到马市长办公室汇报工作,后来跳票当了副镇长而没有受到处理,从此平步青云。

    当年我们都没有想到他这么厉害,十年时间就成了沙州副市长,算是创了益杨干部的纪录。

    ” 蔡恒道:“我早看出他是个人才。

    他给祝焱当秘书以后,被祝焱派去联络公、检、法,办起事来干净利落,有张有弛。

    这一次到县里来指挥抗击‘非典’,我又实实在在感受到他的工作风格和水准,拿捏事情的分寸很好。

    侯卫东这么年轻就能当上副市长,确非浪得虚名。

    看这个发展势头,他还会有进步,进入省级班子也不稀奇。

    ” 蔡恒和桂刚关系很不错,两人有了此共识,自然更加不会怠慢临场指挥的副市长。

     早上,蔡恒来到县委招待所,陪着侯卫东共进了早餐。

     侯卫东开玩笑道:“蔡书记日理万机,以后千万别过来陪我吃早餐,不敢当啊。

    ” 蔡恒拿着县委招待所出名的小包子,一口消灭一个,道:“我反正也得吃饭,在早上与侯市长碰个面,白天的工作就好安排。

    我建议上午先跑现场,下午碰头研究。

    ” 其实这也是侯卫东需要的工作节奏,此时蔡恒主动说了出来,正合他的心意。

     吃过早饭,县委办主任桂刚送来了宣传方案。

     “县里的宣传方案的口号是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具体活动安排了八项:一是编印、制作、赠送一批防治‘非典’的图书和音像制品;二是创建一批防治‘非典’的示范企业、学校、社区和村镇;三是悬挂、张贴一批防治‘非典’的标语和宣传画;四是制作、发布一批防治‘非典’的公益广告;五是开展一系列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的科普宣传活动;六是推出一批防治‘非典’的先进典型;七是创作一批反映抗击‘非典’斗争的文艺作品;八是在防非工作结束后表彰一批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看过宣传方案,侯卫东赞道:“安排很细致,我基本赞成。

    第七条,这个文艺作品,县文联有没有这个创作实力?” 桂刚道:“我们有几个市作协会员,编点小故事还是没有问题的。

    ” “第八条,表彰先进可以分批进行,不必等到结束后,可以先发一些单项奖,比如优秀护士等,你们想细一点。

    ” 桂刚拿起笔,记下侯卫东的话。

     侯卫东继续深化软硬两手,道:“还有两点建议,一是领导重视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不可否认,领导确实是牛鼻子,抓住了牛鼻子也就牵一发动全身,因此要在防非中实行领导责任制。

    各镇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事情办好了奖励,办砸了要拿话来说。

    二是要拿出处理一批干部的魄力,不听指挥的干部,临阵脱逃的工作人员,必须受到惩处。

    奖惩分明,才能最大程度激励广大的干部群众。

    ” 早餐聚会时间谈完,侯、蔡等人到乡镇检查防非工作。

     下午,县纪委书记刘凯拿过来对擅离岗位的两位卫生院医生的处理报告。

     看见刘凯走进来,侯卫东真的有些时空停滞的感觉。

    他在益杨工作时是1993年,如今已是2003年了,益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有的副职变成了正职,有的人从这个部门到了另一个部门,有部分人从实职变成了非领导职务。

    但是核心部门的要职基本上还是由十年前的熟面孔所把持。

     刘凯十年前就是纪委排位第一的副书记,在办理土产公司案子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十年之后,他先后调到地方任过党委书记,又调到民政局当局长,还到公安局当过政委,几经转岗,终于朝前走了一步,成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斑白的双鬓,显示其仕途的艰辛,同时说明他的仕途到了顶,退居二线是他必然的命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