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给新领导捧场不要太过火 新的市委书记来了

首页
工作;二是应对章竹上访问题就成了一个县委书记的能力问题,而与市委无关,这个皮球踢得干净利索。

     侯卫东分析了朱民生的谈话精神,顿时头大如鼓。

    每个领导的风格不同、理念不同、阅历不同,若一件棘手事,正在处理时换了不同领导,着实令人为难。

     秘书杜兵等了一会儿,回过头来请示:“侯书记,回成津吗?” “回成津。

    ”等到小车开出沙州城,侯卫东又道,“算了,今天晚上就住在沙州,明天回去。

    ”给洪昂打了电话以后,道,“到新月楼门前的水陆空餐厅。

    ” 到了水陆空餐厅,侯卫东要了一瓶最好的葡萄酒,等着洪昂秘书长。

    洪昂是一个人过来,坐定之后,道:“今天我被朱书记批评了,恐怕叫你过来,也是为了同一件事情。

    ” 侯卫东奇怪地道:“这事和秘书长有什么关系?” 洪昂道:“朱书记的意思,怎么能随随便便就让信访人来到书记办公室,他指出市委机关管理有问题。

    从今天起,要成立信访中心,在半年内将信访办移出市委和市政府大楼,这是便民举措,也是让市委安静的好办法。

    ” 侯卫东自嘲地道:“朱书记的指示与周书记的初衷不符合,我是老鼠钻风箱——左右为难。

    ” 在沙州,餐饮业竞争很激烈,一家餐厅的生意也就只有一两年的兴旺期,兴也匆匆,衰也匆匆。

    而水陆空餐厅的生意长盛不衰,最初是靠新奇,以后就是靠稳定的质量和优良的服务,这也是侯卫东喜欢在水陆空的具体原因。

     秘书杜兵、司机老耿陪着洪昂的司机,三人坐在外面的大厅,点了四五样特色菜,有滋有味地品尝起来。

     在周昌全时代,侯卫东是市委办副主任、专职秘书,洪昂是市委常委、秘书长,两人算得上周系人物中的核心人物,特别是在黄子堤成为副书记以后,侯卫东和洪昂就是周昌全身边的左臂右膀。

     此时,两位周系人物面对着新老板朱民生,都有些压力,压力无形无影,却又实实在在。

    洪昂啜着水陆空最贵的葡萄酒,道:“朱书记长期工作在大机关,眼界宽,理论水平高,这对沙州很有好处。

    ”他只提理论水平高,对于实践能力如何不置一词,不褒不贬,很客观,暗中有观察以后再说的意思。

     侯卫东与洪昂处境相似,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自然听得出其中的话外之意,道:“对于成津的具体情况来说,我的想法是不管风吹浪打,都得抓住发展这条主线。

    对于市委决定要执行,对于周书记交代的事也得办,关键是要在其中寻求平衡。

    ” 洪昂对他的观点很赞许,道:“你的想法很到位,基本上与我所想一致,我从四个方面思考过这个问题。

     “第一,在岭西,要想形成独立的官场人格,还是得以政绩为基础。

    如果只是为了迎合,那永远都得迎合,最终只能是一盘小菜,长不成参天大树。

    做官就如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求有所不求。

     “第二,对于市委的重大决定,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执行。

    但是具体的事情,还得站在桥上小便——灵活机动。

     “第三,周书记临走前私下交代的任务,得认真完成。

    比如在章永泰这件事上,周书记到了省里肯定会盯着此事,现在改弦易辙,以后没有好果子吃。

    只是采用的方式方法必须更加讲究,不能有丝毫违规之处,而且只能做,不能说。

     “第四,朱书记初到沙州工作,面临的局面挺复杂,他需要有人捧场,需要在短时间内树立威信。

    这段时间是宝贵的黄金期,可以动一动脑筋,取得朱书记的信任,这对以后的工作会有极大好处。

    ” 洪昂所说的四个观点,就是如何对待朱民生的策略问题,充满了中庸的智慧,符合官场辩证法。

     侯卫东心里道:“周昌全以前评价过,在沙州,论阳谋还是以洪昂为佳,此评语当真一针见血。

    ”他举起酒杯,真诚地道:“秘书长一席话,让小弟茅塞顿开,敬一杯。

    ” “叮当”,清脆玻璃声在房间里回荡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