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如何让“领导的领导”看上你? 成功前的冲刺

首页
概,具体如何操作,他并没有细谈。

     《岭西日报》王辉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再次将全省的开发区走了一遍。

    这一遍走下来,对益杨开发区的赞赏又多了几分。

    有了这个心理基础,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

     9月17日,周昌全如往常一般来到了办公室,首先拿起《人民日报》,浏览一遍,放下,又拿起《岭西日报》,“崛起的开发区”系列报道吸引了他的目光。

    周昌全摘下眼镜,想了想,又将报纸重新看了一遍。

    此时他将报纸上的侯卫东与论坛上发言的侯卫东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段时间,他到省里开会,不断有老领导、老朋友通过各种渠道向他推荐秘书。

    这些年轻人基础条件都不错,各有千秋,各有所长,让他一时难以取舍。

    他打着哈哈玩起太极,道:“配秘书是市委办的事,我可管不了这么细。

    ” 周昌全对身边秘书很看重,正因为看重,所以慎重,拿着黄子堤送来的名单,反复权衡。

     昨晚与黄子堤在一起聊了一个多小时,才让他心里天平倾向了侯卫东,但是并没有完全确定。

    早上看到了《岭西日报》的这一篇报道,他最终决定选择才华出众且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侯卫东。

    他要的不是提包的秘书,而是有政策水平、有实践经验的秘书。

     至于侯卫东曾经给祝焱当过秘书一事,周昌全略为踌躇,将几位推荐人选比较一番,他就将最后一丝犹豫扔在脑后。

     周昌全拨通电话:“秘书长,你过来一趟。

    ” 新任市委常委、秘书长洪昂原本是临津县县委书记。

    原来的市委常委、秘书长黄子堤提拔成为副书记以后,洪昂就由县委书记变成了市委常委、秘书长。

    他正在办公室看稿子,接到了周昌全的电话,连忙放下手中的稿子,急步朝周昌全办公室走去。

    到了办公室门口,他又放缓了脚步,沉稳地敲了敲门。

     周昌全交代道:“你是市委大管家,工作既繁重又琐碎,还是得给你松绑。

    将益杨县科委主任侯卫东调任市委办公室,具体做什么工作由你来安排。

    ” 洪昂也不多话,将此事记下以后,请示道:“郭永国在综合科有好几年了,应该挪动了。

    ” 周昌全挥了挥手,道:“这些小事,你是秘书长,全权处理,不必问我。

    ” 杨柳跟着从岭西到沙州挂职的副书记高永红到了几个部门,下午才回到办公室,刚进办公室,就发现办公室的气氛不对劲儿,综合科数道眼光都看着杨柳。

     “我们科长有人选了,是益杨科委的侯卫东,你在益杨工作过,他为人处世如何?我以前与他见过面,没有深交。

    ”问话者是去年调进市委办的杜威,他年龄最小,说话最直。

     杨柳强压着内心的兴奋,她没有回答杜威的问话,装做平淡地道:“不会吧,怎么没有看到文件?” 杜威道:“洪秘书长已经安排起草文件,他跟着周书记出去了,回来以后就有可能找侯卫东来谈话。

    这人是什么来头?” 杨柳尽量不带情绪,道:“侯卫东一直在益杨工作,当过副镇长、县委办副主任、新管会主任。

    ” 综合科老科员郭永国道:“我以前接触过侯卫东,他是祝焱的秘书。

    ”他在心里暗道:“侯卫东给祝焱当过秘书,怎么又来给周书记当秘书?这世界真他妈乱套了,不合常理。

    ” 杨柳见郭永国脸上一副悻悻然的表情,心道:“郭永国又要失望了,他没有任何基层经验,怎么能和侯卫东相比?” 目前在综合科,郭永国是唯一一位没有给市委领导当秘书的科员。

    他三年前调至综合科时,也曾经当过秘书,谁知刚当上三个多月,市委刘副书记便出了车祸,死在了医院。

    阴差阳错之下,郭永国就一直悬在了综合科。

    坐了两年冷板凳,他已是满腹牢骚。

     洪昂当上秘书长以后,已数次听到郭永国发牢骚,他趁着侯卫东调来之际,打定主意让郭永国去史志办公室慢慢磨笔杆子。

     侯卫东与小佳在上午10点回到了沙州。

    俗话说,久别胜新婚,两人回到自己家中,又甜蜜了一回,等到起床时,已接近11点。

     小佳躺在侯卫东手臂上,道:“晚上请谢局和局里几个同志吃饭,你愿意参加就参加。

    ” 侯卫东对她们几个麻友聚会不感兴趣,道:“你们几个女人吃饭,我就不跟着瞎掺和了。

    ” 两口子正在床上说着话,放在茶几上的手机突然间振动得厉害。

    接了电话,侯卫东翻身而起,他脸色一下变得郑重起来,道:“已经下文件了吗?” 杨柳喜气洋洋地道:“我已经看到文件了,这文件出得很快,恐怕很快就要找你谈话。

    ” 小佳躺在床上,看着侯卫东满脸严肃,关心地问道:“什么事情?” 给周昌全当秘书,是侯卫东这一段时间全力争取的事情,能否成功心中实在没有数,如今此事居然就这样变成了现实,反而让侯卫东有些沉默。

     “我调到沙州市委办综合科,给周书记当秘书,文件已经出来了。

    ”小佳一惊,同样是翻身而起,她此时还光着身子,胸口两朵蓓蕾骄傲地挺立着。

    她兴奋地抱着侯卫东,道:“这是大好事啊,你怎么这样严肃?” 侯卫东道:“说起来应该是好事,可是,在新管会和科委当了两年多一把手,突然要去侍候周书记,我有些担心适应不了。

    ” 小佳劝道:“在基层,要想当到县级领导太难了,就算你在基层拼死拼活,做出了成绩,也只能在局行领导这个层次打转。

    给周书记当几年秘书,出来就是县级干部,这就是岭西官场的现实。

    ” 小佳的兴奋是溢于言表的,她取过桌上的手机,给家里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陈庆蓉。

    当她知道女婿调到沙州市委,一下就神采飞扬,笑呵呵地叮嘱道:“沙州是大地方,不比益杨那种县城,侯卫东能调上来,你肯定也跑了不少路子,要让他好好珍惜。

    ” 小佳听到此语,呛得咳嗽起来,道:“妈,我有什么本事能让侯卫东调到市委办,能走到今天,全靠侯卫东自己的努力。

    ” 陈庆蓉道:“侯卫东在益杨能认识市里的人?算了,我不说了,知道你要维护他的面子。

    星期六你们回家,我前天在菜市场买了一只土鸡,我煨汤,你让侯卫东一起过来吃。

    ” 小佳当场无语。

     张远征买了烟从外面回来,听到这个消息,高兴之余,很遗憾地道:“侯卫东看上去蛮机灵,怎么弄来弄去还是当秘书?我觉得要当一把手,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 陈庆蓉白了张远征一眼,道:“你懂得什么,这秘书虽然不是官,但是最容易升官。

    你记不记得,当年我们厂里来了几个大学生,有一个留在厂办当秘书,结果那个秘书现在成了大老板,另外几个大学生却下岗了。

    ” 张远征素来惧内,将陈庆蓉的话当成了真理,听到陈庆蓉认为秘书工作好,点头道:“当初丫头眼光还不错,侯卫东虽然是县里娃,人还是很聪明。

    ” 陈庆蓉撇了撇嘴,道:“要不是小佳朋友多,从县里调到市里,没有这么容易。

    ” 小佳回来过春节的时候,请园林局谢局以及市建委的老同事吃过饭,陈庆蓉一起跟着参加过两次。

    张远征和陈庆蓉在工厂里干了一辈子,对官场概念的了解其实似是而非,很多都是道听途说,听到这些人的职务以后,陈庆蓉就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