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首页
途无量,也许局长当不了多久就会再次挪窝。

    原先机关有些人对包云河这个新局长还不大适应,觉得他瘦瘦高高的,缺乏局长应有的威风和气度,又一天到晚爱绷着个脸,缺乏一个大领导应有的亲和力,现在却一下子适应过来了,这才发现他的瘦高个儿给人的感觉其实是玉树临风,自有一种儒雅之气,又觉得他的不苟言笑给人的感觉其实是不怒自威,当局长就应该这么端着架子呢。

    这样一来,包云河的威信、声望便迅速飙升,全局上下似乎都对他心悦诚服,愿意紧密团结在他的周围了。

    也没见包云河怎么抓机关作风、形象建设,机关作风和形象却大为好转,局里的各项工作都正常地运转起来。

    就连常务副局长李东达,在那次午餐缺席后,再也没见他有什么异常举动,每次主持会议仍然热情洋溢,对包云河安排的工作也落实得不错。

    可李东达越是没有不正常的情况,田晓堂却越是觉得他不正常。

    田晓堂始终想不明白:现年47岁,已做了10年副局长的李东达,面对仕途上的重大挫折和失算,竟然如此沉得住气,究竟是因为他把功名看得很淡了呢,还是因为他受了唐生虎的震慑和影响?或者,是另有领导给他交了底? 看谁不顺眼就怀疑谁 从大会议室后墙上掉下来的那个大黑钟并没有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还一直被好事者惦记着。

    先是在局机关成了热门话题,热度持久不减,然后就散布到社会上,被传得沸沸扬扬。

    就连周雨莹都听人说了,回家后还向田晓堂求证和打听详情。

    这也印证了那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老话。

    后来,“掉钟事件”竟越说越玄乎,越传越离谱。

    一种说法是说黑钟掉下来是郝局长显了灵,他在阴间动了怒,把黑钟狠狠摔下来,以此发泄对包云河的不满。

    应该说,把黑钟与郝局长联系在一起,是有些道理的。

    郝局长在当局长的第二年,见机关干部们时间观念不强,特别是开会拖拖拉拉,经常有人迟到早退,便决定在大会议室里挂一个大钟,以提醒大家强化时间观念,提高效率意识,把局里的各项工作做好,努力开创新局面。

    郝局长对此事高度重视,亲自跑到钟表店里选定了那个硕大的黑色电子钟。

    自从黑钟挂上后,开会迟到者还真的越来越少,各项工作纪律也被遵守得较好。

    郝局长“以钟肃纪”、“以钟治人”的创举,一时传为美谈,还上了《云赭日报》的名专栏“新闻故事汇”。

    可以说,黑钟是郝局长的一种象征,代表了郝局长执政时代。

     但说去世了的郝局长在阴间怒摔大黑钟,却未免聊斋气、戏说味太重了,只能算是玩笑话。

    另一种说法是说“掉钟事件”其实是包云河所为。

    包云河早就看不惯这个大得吓人、不伦不类的黑钟,看不惯这个郝时代的产物,便指使人做了手脚,让黑钟“意外”掉落下来,这样既消除了眼中钉,又免得授人以柄。

    这种说法乍一想似乎合乎情理,但细想还是站不住脚。

    黑钟固然与郝局长渊源很深,但黑钟毕竟是个没有意识的器物,而且郝局长已经辞世,包云河没有必要再与黑钟过不去。

     即使包云河真的对黑钟看不顺眼,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找个由头将它摘取下来,根本用不着害怕别人嚼舌头。

    还有第三种说法,说“掉钟事件”是对包云河心存不满的人一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