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首页
不缺。

    当然更不能像他手下的官员那样送红包,这不是对两人那弥足珍贵的纯情的亵渎吗? 最后高志强想起曾经见过的一件东西,如果能弄到手,转送给戴看兰,那是再适合不过的。

    于是给毕云天打了一个电话,开车去市政府把他接了出来。

    坐在车上,高志强只顾眼望前方,把着方向盘开车,也没说要做什么。

     毕云天忍不住了,说:“您不是要我陪您出来兜风吧?”高志强说:“当然不是来兜风。

    你想人家省委组织部的处长都还没走,我有时间和心思跟你来兜风吗?”毕云天说:“那你要到哪里去?”高志强说:“你看我们现在正往哪里走?” 毕云天往窗外看看,竟然已经到了紫街。

    就问:“您到紫街来干什么?”高志强说:“云天哪,实话对你说吧,明天那位女处长就要离开临紫了,你想我不应该有所表示吗?” 毕云天当然不傻,一听就明白了高志强的意图,说:“你要我陪你去见一下海叔?”高志强说:“我要你给我帮个忙。

    ”毕云天笑道:“高书记智慧超群,还用得着我毕云天帮忙吗?”高志强说:“云天你就别开玩笑了,我连私下要给省委组织部的处长表示这样的事都跟你说了,你还不帮帮我吗?” 这样毕云天才认真起来,望着高志强,真诚地说:“我知道您一直把我当朋友看,心里很是感激。

    自古同僚皆嫉妒,明争暗斗的多得很,我们共事多年却能成为朋友,这也太难得了。

    ”高志强深有感触地道:“是呀,我们这些人,在地方上也算是手握重权,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给你灿烂的脸色看,给你生动的声音听,你打个屁是香的,你吐口痰到地上,不准就能变成金条。

    不过你千万不能太往心里去,如果你以为你多么有魅力,多么招人喜欢,那就是幼稚了。

    ” 毕云天也感慨起来,说:“所以您就有一种官场上常说的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高志强说:“什么高处,不就一个小小副司吗?好在我身边还有你这个知音,也算是我的福份吧。

    ”毕云天说:“可惜我不中用,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高志强说:“这只是暂时的困难,你不是已经复出了吗?” 说着,就到了海叔屋外。

    两人下车进屋后,海叔刚从外面回来不久,正在跟人说话。

    见了高志强和毕云天,便把那人打发走,回头招呼他俩。

    一边说道:“这是河北的客户,找我好几趟了,想跟我合作做笔生意。

    ”高志强说:“我们来得真不是时候,影响您老谈生意了。

    ”海叔说:“有你这样的贵客光临,一起谈谈今,论论古,这比谈生意不是有意思得多么?”高志强笑道:“好哇,以后我们天天到你这里来谈今论古,看你有没有这么多时间谈得起?”海叔说:“你们肯来,我奉陪到底。

    ” 三人说笑着,进了海叔的书房。

    那幅《卧雪图》还挂在窗边位置,高志强瞧了几眼,在《卧雪图》的斜对面坐下。

    海叔婶已经端上三杯浓茶,高志强接茶于手,趁热抿一口,赞叹道:“真是好茶,是碧螺春吧?”海叔点头道:“高书记真厉害,一尝就知。

    ”高志强说:“偶尔喝过两次,舌头就有了记忆。

    ” 毕云天一旁说道:“这是有人想重金购买《卧雪图》,先用这碧螺春投石问路。

    ”高志强说:“那《卧雪图》怎么还挂在这里?”海叔说:“这《卧雪图》我是会随便出手的么?”高志强说:“他出的价钱不够?”海叔说:“还不完全是价钱。

    我这人嘛,有时也不知怎么的,有些人一见面,他还没开口,就没了跟他做生意的心情,他的价钱开得再高也没用。

    当然我是说这些字画古玩什么的,我总觉得可不是一般的商品,它们是有灵性有生命的精灵,应该适得其所,有一个好归属,至少它们的主人不应该是一些凡夫俗子。

    ” 海叔的话让高志强暗自一惊。

    他感到有些心虚。

    海叔正好点破了他的隐处,他就是因俗念而来的。

    为了遮掩自己,高志强问海叔:“那您又是怎样把他打发走的?”海叔说:“这好办,我给了他一幅字。

    那幅字华丽而夸张,真正的方家是看不上的,但这个人看得上,我就低价给了他。

    ” 听海叔这么一说,毕云天就有了一个主意,接过海叔的话头说:“高书记呀,您的字不凡啊,何不也留一幅在此,看看是俗人看得上,还是方家看得上?”高志强心头有些惴惴,摇手道:“云天你别开玩笑了,在海叔面前我敢吗?” 海叔立即来了兴趣,说:“我也听人说过,高书记写得一手好字,今天何不留个墨宝,让我也开开眼界?”高志强说:“我这字在官场上给人签个条子,办点小事,还算凑合,反正人家也不好说什么,您海叔又不用我签条子什么的,我的字在您面前还不是一文不值?”海叔说:“不签条子时,那字就少了金属味,也许更能见出功夫。

    ” 经不起海叔和毕云天两个的鼓动,高志强终于坚定了决心,以不拂两人的意。

    可写什么好呢?一时又犹豫起来。

    毕云天在一旁提醒道:“高书记熟读唐诗,就书一幅唐诗吧。

    ”高志强说:“这是个好主意,只是唐诗那么多,不知哪一首适合书法。

    ”毕云天说:“您就写一首您最喜欢的吧?听人说书法家写字都不是用手写,而是用心写,只要是您喜欢的诗,便肯定适合书法。

    ”高志强说:“云天还是个内行嘛。

    ”又说:“唐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白居易那几首脍炙人口的长诗。

    ” 海叔接话道:“你是说《长恨歌》和《琵琶行》吧?我也挺喜欢的。

    ”高志强说:“看来海叔也与晚辈趣味相投啰。

    ”海叔说:“年轻时没事我就要吟几句的,什么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什么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真可谓倒背如流,如今背不全了。

    ”毕云天说:“你们两个可是知音了,高书记您就从这两首诗中选一首吧。

    ”高志强说:“你说得轻巧,《长恨歌》八百多字,《琵琶行》六百多字,就是用钢笔抄写也得抄好一阵子的,写到宣纸上是那么容易的么?”毕云天说:“也不用写整首诗,就选一首诗的某一段写下来就行。

    ”海叔也说:“云天这个主意不错,高书记今天你不写一幅字留下,我是不会让你离开紫街的。

    ” 其时毕云天已经到外面取来清水,倒入墨砚,动手研将起来。

    海叔便打开墙边的立柜,拿出文房四宝,置于书桌上。

    又铺开宣纸,把狼毫放到书桌右上角的笔架上,扶正椅子,请高志强落座。

    还到书架上取出唐诗,问高志强是《长恨歌》还是《琵琶行》。

     高志强未及回答,毕云天一旁已腾出一只手来,拿过海叔手中的唐诗,放进抽屉,说:“海叔您别操心了,高书记要书的诗,还用得着看本子吗?”海叔说:“那更好啊,今天我们就饱饱眼福,看我们的高书记一展大才。

    ” 高志强不好意思地笑笑,坐正身子,拈笔于手,醮了墨,用行书在纸上写下了《琵琶行》三字。

    这字写得凝重而又舒展,苍劲而又通脱,一笔一划都透着内力和灵气。

    海叔一旁见了,不禁击掌赞道:“出手不凡啊!” 高志强也没吱声,静静气,另起一行写下转轴拨弦三两声几字。

    原来他是从琵琶女出面后,着手弹奏琵琶处起笔的。

    只见高志强眯眼瞄瞄纸上这一行字,稍停,复又运笔于纸上。

    速度也比先前快了些,笔走龙蛇,错落有致,严谨中不乏随意,旷逸里蕴含深沉,其起承转合,可谓环环相扣,那一张一驰,真乃天然浑成。

    海叔不住地点着头,毕恭毕敬地拈着纸头,高志强写就数字,稍有停顿,他就往上提一提。

    旁边的毕云天已经看得有些发呆,竟忘了研墨,被海叔在下面轻轻踢了一脚,他才觉悟过来,笑笑,恢复了手中动作。

     琵琶女弹奏琵琶一段,是《琵琶行》中神来之笔,一千多年来深为中国文人所津津乐道。

    跟别的知识分子一样,高志强太喜爱这段诗了,可谓成竹在胸,一句还没写就,另一句已经在脑子里成了形。

    加上他又精于书法,写得起伏跌宕,酣畅淋漓,正暗合了《琵琶行》的内在神韵。

    海叔和毕云天的目光一直没离开过高志强的笔尖,高志强写一句,他俩口中就默念一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写到此处,高志强停墨收笔。

    可两人还痴痴地盯着那字,好久没回过神来。

    直到高志强说了句献丑献丑,离开桌子,到茶几上拿过杯子,喝了一口碧螺春,海叔和毕云天才抬起头,相互瞧一眼,会心地笑笑,情不自禁地再一次鼓起掌来。

     海叔说:“高书记不打半点折扣,一气呵成,写出此等高境界,真是了不得啊。

    ”当即表示,要请最好的装裱师把这幅字精心裱出来。

    还说:“到时我这里真可谓蓬荜生辉啰。

    ”高志强谦虚道:“写得不好,玷污了海叔的纸墨。

    ”海叔说:“高书记你这么说,我老夫却真的无地自容了。

    ” 因为高兴,海叔执意要请高志强在家里浅喝几盅。

    高志强说:“我和云天经常来打扰您,今天还有些事情,就告辞了。

    ”海叔见留不住他们,只说好:“这酒留到下次喝吧,不过高书记留下了你这上品墨宝,今天你得在这里选一样东西拿走。

    ” 高志强不禁暗喜,却连连摇手道:“使不得,使不得,晚辈哪敢有此等奢望?” 一旁的毕云天觉得好笑,这个高志强本来就是来海叔这里要东西的,但他这姿态却做得根本没这回事一样。

     海叔却不知底细,对高志强正色道:“你不拿一样东西走也行,那就把你自己的字拿走吧。

    ”高志强做出勉为其难的样子,对毕云天说:“云天你看怎么办?”毕云天说:“今天您如果不照海叔的办,以后恐怕却不可能再迈进这里半步了。

    ” 高志强面呈愧色,连说:“这怎么好意思,怎么好意思呢?”海叔说:“高书记你别客气了。

    你点吧,壁上挂的,抽屉里收的,你随意。

    ”高志强又问毕云天:“云天你说,带什么好?”毕云天说:“我看你这幅字换窗边的《卧雪图》,两不亏。

    ” 高志强心里暗暗佩服毕云天的悟性,这确是他早就相中了的。

    但高志强却还要假意道:“云天差矣,我这字怎么能跟这样的极品相提并论?我随便带什么,也不能带这幅画。

    ”海叔说倒是大方,说:“云天说得不错,高书记今天留下这样的稀世墨宝,让我大开了眼界,也只有这《卧雪图》,我才出得手啊。

    ”取下《卧雪图》卷好,双手递给高志强。

     高志强连说数声大谢,接过《卧雪图》。

     看看时间不早了,高志强就跟毕云天告别海叔,出门上车,离开了紫街。

    先送走毕云天,然后高志强直接去了戴看兰的住处。

    一进屋,戴看兰就关了门,吊在高志强的脖子上,娇嗔道:“你这老半天哪里去了?明天我都要走了,你也不来陪陪我。

    ” 高志强就把藏在身后的那只手举起来,说:“你猜猜这是什么?” 戴看兰并不在乎高志强手上的东西,一个劲地在他腮上唇上狂吻着,吻够了才说:“我不猜你手上的东西,我要猜你的心现在在为谁跳动。

    ”高志强说:“除了你,还能另外为谁跳动吗?”戴看兰说:“男人都是花舌子,没几句话是真的。

    ”高志强说:“那你看看到底花不花。

    ”说着,高志强就把舌头伸了出来,戴看兰一口咬住,半天也不放开。

     闹够了,戴看兰这才停下,接过高志强手上的画轴,慢慢展开来。

    究竟从小就是习画长大的,戴看兰的眼睛立即就亮了,认真端详起来。

    高志强说:“这是我用一幅字在朋友那里换来的,我又不会欣赏,你是画家,一定会喜欢。

    ”戴看兰说:“早听说王维才不问四时,一幅画里常常桃杏荷菊同在。

    后来又在一册闲书上读到过有关摩诘雪中芭蕉的旧事,他的确作过一幅《卧雪图》,只是后来已经失传。

    这幅画可能是清人仿王维的立意所作。

    ” 究竟是画画出身,对这段佳话,戴看兰也这么清楚。

    接着戴看兰又将《卧雪图》细细琢磨一番,才略有所思道:“观其运笔风格,好像出自晚清一位国画大家之手,确也深得王维真意。

    ” 高志强心里暗暗佩服起戴看兰的眼力来,不过他没说穿,而是说:“你真不愧是画家,谈起画来一套一套的。

    ”戴看兰说:“你别给我戴高帽了,其实你比我知道的更多。

    ” 说罢,小心把画卷起来,扎好,放到沙发上,返身又偎进高志强的怀里,动情地说:“感谢你送这么珍贵的厚礼给我!”高志强说:“你把你这个人都给了我,一幅画算得了什么?”戴看兰就在高志强腮上咬一口,说:“你坏!”高志强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现在我又要跟你坏一回。

    ” 说着手往下一抄,将戴看兰抱到床上,两人重叠到一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