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首页
苏沁沁喜欢吃零食,但不代表她看到好吃的东西就挪不开视线。

     陌生人的东西她从来不吃,在得到父母同意的眼神后,她高兴地接了过来。

     然后,和邻居家的小孩玩去了。

     小孩子从来都能够玩在一起,哪怕刚刚见面,一个游戏,就能够让他们成为好朋友。

     苏沁沁也不例外。

     见沁沁开心地跟小伙伴玩在一起,肖姥姥拉着肖嫚的手,询问着:“嫚嫚,你跟我说说,沁沁这些年可有受什么苦?” 哪怕她能够猜到,还是想听听。

     沁沁丢失的时候才两岁,两岁的孩子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被卖到什么东西,养父养母对她好不好,这是肖姥姥最想知道的。

     以前,沁沁刚找回来的时候,在电话里肖嫚也问得不清楚,因为一些限制的原因,并不能在电话里打听一些事情。

     电话可是被接听的,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问的。

     现在不一样,大家见上面了,肖姥姥就想要知道,沁沁这些年到底受没受苦? 只要一想到这孩子丢了三年多,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肖姥姥这心里啊,就疼得难受。

     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

     肖嫚说:“妈,我别急,听我慢慢说。

    ” 肖嫚也没有瞒着自己的母亲,这事也瞒不住,迟早是会知道的。

     此时瞒了,以后老人家从别处知道的,还会埋怨她。

     虽然她也知道,说了这些事情之后,母亲肯定又要掉眼泪了。

     当初她刚知道这事的时候,不也掉泪掉的厉害? 只要一想到前世,沁沁最后死在大山里,都没过十四岁,她这心里就揪着疼。

     她苦命的女儿。

     现在好了,终于找回来了,没有让事情酿成大错,这才是她真正高兴的。

     跟前世比起来,这一世好了太多,她知足了。

     世界上,很多事情没有十全十美,她能够在女儿没有被卖掉之前回来,能够在女儿最灿烂最天真的年纪里见到女儿,这已经是老天爷对她最大的恩了。

     她要懂得感恩。

     肖姥姥静静地听着,每听到沁沁受的苦,吃的苦,她心里就揪了一下。

     到最后已经哭得泣不成声。

     没有想到自己的外孙女,竟然过得这样苦。

     在童家,竟然连最基本的饭都吃不饱。

     这是多让人心疼的地方啊。

     但是再如何,此时孩子已经回来了,她都应该感到高兴。

     肖姥姥又把目光望向了外面,外面沁沁正和小朋友玩在一起,那样的高兴。

     够了。

     这就够了。

     沁沁现在能够这样开心,她这心里就知足了。

     至于以前的那些事情,想到就心疼,那就暂时不想了。

     抓住现在,才是最关键的。

     肖嫚:“沁沁找回来,我和长鸣都很高兴。

    这孩子还小,很快就会忘记以前那些伤害。

    ” 肖姥姥:“对啊,那些伤害,慢慢就会被抹去,孩子长大了,对小时候的事情,应该不会记得太多,这算是最大的安慰了吧?” 叹了一声,肖姥姥又说:“你刚才说,沁沁的养母很好,这些年,一直都是她在保护着沁沁?” 肖嫚:“对,要不是一直有米娟护着沁沁,沁沁过的日子,可能会更糟。

    ” 肖姥姥:“那咱们不能忘记人家的恩情啊。

    ” 肖嫚:“我们都很感恩沁沁养母的恩情,当时是阿睿他们最先找到的沁沁,去的时候,把沁沁的养母也接回了北京。

    ” 说着,她就把如何把米娟接到了北京,又如何给米娟找到了工作的事情都跟肖姥姥说了。

     肖姥姥连连点头:“这样是对的,就应该这样。

    知恩图报,这是最基本的。

    沁沁养母在童家,应该过得很不好吧?” 肖嫚:“对,沁沁养母一直没有生育,被夫家嫌弃的不行,一直骂她是个不会生蛋的老母鸡,丈夫也没有好好保护她,她被人骂了十年。

    后来收养了沁沁后,她一门心思都在沁沁身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着沁沁。

    可是她终究只是一个弱女子,在夫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地位,丈夫又护不住她,日子过得很艰难。

    后来我们把她接到了北京,找了一份工作,她本来干得好好的,眼看就要转正了,谁知道……” 叹了一声,为米娟的遭遇感到可惜。

     但是这事是人家米娟决定的,他们还能怎么办? 强按的马不饮水,他们难道还能够强迫她去离婚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这事最后的决定权,本来就在米娟身上。

     肖姥姥:“怎么回事?” 肖嫚又将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跟肖姥姥说了,肖姥姥也叹息,“真是可惜了。

    如果她在北京,没有回到上阳县去,或许会是另一种情况。

    ” 肖嫚:“是啊,我和长鸣也这么想,她本来在北京干得好好的,眼看就要转正了。

    等到转正后,就可以把户口迁到北京来了。

    北京的户口多难迁,妈你是知道的,只有这种转正的机会,才有希望迁上来。

    这不是靠走后门走关系能够办得到的。

    ” 肖姥姥当然知道北京的户口不好办。

     其实就算户口不迁到北京,只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比什么都好。

     从女儿的口中,差不多知道这个米娟在童家过得很压抑,她那个丈夫是个大孝子,护不住妻儿。

     虽然说宁可拆十座庙不拆一门亲,她和女儿的想法是一样的,女儿就得为自己而活。

     丈夫对自己好,那对家庭付出那是应该的,但如果丈夫对自己不好,那就得自己活出一片天地来。

     女人只有自己出彩了,丈夫才不会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