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造的各种纸来书写毛笔字。
可就在一个月前,老伙计去世,老伙计的儿子本就不看好造纸术,觉得累且没有出路,等老伙计一走,儿子就收拾了铺盖外出打工,可怜老伙计去世突然,连一点传承都没有留下。
等老头得到消息赶去的时候,老伙计家里的造纸机已被儿子卖了废品,而收购站的人更是早就把那些东西砸碎处理了。
老伙计没了,喜欢用的纸也没了,老头最近心情不好,食欲不佳,见天没有精神头。
直到小孙女周末来看他的时候,为他带来了几张竹纸,说是纯手工而制,引起了他的兴趣。
刚开始听说店主是个小姑娘,老头只以为是那造纸之人的后代售卖,等来了才发现,竟然是这小姑娘亲手而造。
这让他如何不惊喜?如何不激动?
一番考教更是印证了这姑娘所说非虚,老头连连点头,“每种各给我来一刀。
”
一刀一百张,这可是笔大买卖,凉柚以为老头上了年纪眼神不好,没有看清自己摆放的价签,于是小声提醒,“老爷子,这是夹江竹纸,9元每张,您手里的是宣纸,19元每张。
”
宣纸因为需求关系,造的大了些,是竹纸的两倍大小,所以价格自然跟着翻了一倍。
孙女已经说过这竹纸的价格,所以对于宣纸的价格老头并未置喙,只默默的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扫描起来。
还挺与时俱进,凉柚叹服,现在这么大年纪的老爷子会用微信的少了,会微信支付的更是少见。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凉柚听着耳边微信提示的【到账2800元】,手里不停,给每种纸张数出100张来,因为厚度原因,凉柚分了四个档案袋装入。
在她数数的时候,老头则是眼神复杂的看着柜台里的价签。
刚开始知道竹纸9元一张的时候,老头是生气的,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以为沾了手工二字,就可以胡乱漫天要价?
但随着孙女转述这夹江竹纸的用时用料,老头不由沉默了。
他曾听那造纸的老伙计提过,近些年,手工造纸的槽户越来越少,夹江竹纸渐渐没落,有些还在坚持这门手艺的槽户,为了提高生产率,改用蒸锅制浆的方法,结果污染了环境。
前几年,政府为了统一治污,把那些槽户规划到了一处村落。
结果就是环境是治好了,槽户们的运输成本却增加了,本就不赚钱的手工造纸业更是濒临绝户,不得不面临走向没落的绝境。
想到这里,老头又想起那天孙女跟他说的话。
小孙女说的对,贵点就贵点吧,难道真的要让国家几千年的传承手艺断在他这一代?眼睁睁看着学会了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吃不上饭,又岂能安心?
抱着怀里价值两千多块钱的手工纸,老头不由想,如果老伙计当初有这小姑娘敢于定价的魄力,是不是他的儿子就肯继承他的手艺了?
可惜逝者已矣,再想如果也都是空虚。
从回忆里回神,老头接过凉柚递过来的纸袋,一言不发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