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魂牵上古,璀璨诸神之纪

首页
为诸神之纪。

     诸神之纪,三族共存的盘古大地大致可划分为九州之土。

    东南神州“农土”,南方土州“沃土”,西南戎州“滔土”,西方弇州“并土”,正中冀州“中土”,西北台州“肥土”,北方泲州“成土”,东北薄州“隐土”,东方阳州“申土”。

     这九州只为后人叙述上古诸神之地的方便,与今后人间九州不可同日而语。

    九州之中,又有神农九泉。

    这九泉关系重大,稍后自当详述。

     上占九州之土的外围,便是八荒:东方“碣渚”,西南“越垠”,南方“云陆”,西南“林莽”,西方“敦煌”,西北“瀚夏”,北方“幽云”,东北“大荒”。

     八荒之名,后世神州倒多有沿用。

    如南方之越、西北之夏,西部敦惶、北方幽云、东北大荒,其实都脱胎于上古八荒。

     八荒之中还有八泽,虽不似神农九泉那样的仙机灵脉,倒也是震荡一方的大水。

    这八泽分别为:东方“洪泽”,东南“渤荡”,南方“浩瘴”,西南“滇池”,西方“澄海”,西北“青海”,北方“寒溟”,东北“沧漭”。

     和八荒一样’很显然后世也采用了其中部分大湖泽名,如洪泽、滇池、青海。

    当然无论是八荒还逞八泽,上古之地完全不可与后世三界分离后的人间可比。

     八荒之外,便是八殥。

    八殥是真正的大洋大水:东北名“大泽”,又称“无通”;东方名“大渚”,又称“少海”;东南名“具区”,又称“元泽”;南方名“大梦”,又称“浩泽”;西南名“渚资”,又称“丹泽”;西方名“九区,',又称“泉泽”;西北名“大夏”,又称“海泽”;北方名“大冥”,又称“寒泽” 传说,从八殥和八泽升腾而起的云霾,落下成雨,润泽了九州之土。

     八殥的外面,还有八纮。

    八纮是比八荒更荒蛮原始的神秘土地,因为八殥的存在,这里基本只有最强大的神族和身具异能的兽族才可能达到。

    对于人族而言那八殥神秘莫测的辽阔水波就把他们挡在八纮之外。

    八纮有:东北方“和丘”,又名“荒土”;东方"棘林”,又名“桑野”;东南方“大穷”,又名“众女”;南方“都广”又名“反户”;西南方“焦侥”,又名“炎土”;西方“金丘”,又名“沃野”;西北方“一目”,又名“沙所”;北方“积冰”,又名“委羽”。

     传说,自八纮吹来的炎凉之风,决定了九州和八荒的寒暑;它们和八殥八泽的水汽一起决定了九州八荒的风雨。

     除去中央九州、四围八荒八殥八纮,传说中上古诸神世界也有尽头一一盘古大地的尽头为四极: 东方极远为“鸿蒙之光”,是世界迎接日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