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回倾国倾城难与遇乐山乐水易忘归

首页
史白都这次入京,六合帮中的重要人物都会跟他来的。

    这丁彭虽然未能名列他们帮中的四大香主,却也是他亲信之一。

    我听得风声,丁彭扬言要报父仇,很可能趁此机会,跟史白都回来。

    ” 金逐流恍然大悟,说道:“哦,原来老伯乃是为了避仇,故此伪称身死,假设灵堂。

    其实老伯是无须如此忍辱、示弱的。

    即使是这个丁彭请得动史白都来帮他报仇,咱们也可以和他打上一架呵!” 戴均叹口气道:“我已经老了,打得过打不过史白都那是另外一回事,在我已是没有江湖争胜的雄心了。

    何况冤家宜解不宜结,又何必无端端的和六合帮再结梁子呢。

    我就是因为这样想,所以想来想去就只能出此下策了。

    ” 金逐流道:“如果他们不肯相信呢?” 戴均笑道:“我缠绵病榻之时,震远镖局的旧人差不多都来探过我的病;出丧之日,他们也曾来给我扶棺。

    当然我的病是假的,尸体也是假的,棺材里放的不过是几块石头。

    但我不说穿,却怎会有人知道我是弄假?” 金逐流叹道:“老前辈为了息事宁人,也当真是煞费苦心了。

    ” 戴均道:“丁彭回来,一定先向震远镖局的旧人探听我的消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死了,他还能够不相信吗?俗语说一死百了,丁彭看见了我的灵牌,他还能将我怎样?” 金逐流道:“如果他还是不肯善罢甘休,要向戴大哥报仇呢。

    ” 戴均道:“史白都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人物,他只能和我交手,绝不会欺负我的儿子,这是可以断言的。

    ”金逐流问的是丁彭,戴均答的却是史白都,看似答非所问,其实已是解除了金逐流心中的顾虑。

    要知戴均的两个儿子本领都很不弱,只要史白都不出手,丁彭怎敢向他们挑衅。

     金逐流笑道:“倘若史白都来了,我又恰巧不在这儿的话,这匹马可不能让他看见。

    ”戴均道:“我会小心的了。

    这匹马我可以寄放邻家,隔邻张家,不是武林中人,但却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可以信托得下的。

    金老弟,你这次进京,可有什么事情?” 金逐流不愿戴家父子担忧,说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我既然回国,京都总是要来玩一次的。

    ”心想:“且待过了萨福鼎的寿期之后,再告诉他们也还不迟。

    ”金逐流是准备在那一天去大闹寿堂的。

     戴谟笑道:“可惜我现在是孝子的身份,要留在家中守灵,却是不能陪你出去玩了。

    ” 戴均道:“好在你从来没有到过北京,大约没有什么人认识你。

    不过,这几天三山五岳的人物来给萨福鼎贺寿的很是不少,金老弟,你的本领虽然高强,也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 金逐流应了一个“是”字。

    但他是个闲不着的性情,第二天就独自出去玩了,一连玩了三天,京中名胜差不多都逛过了。

    第四天游兴勃发,心里想道:“明天就是萨福鼎的寿期,今天可得先去逛一逛万里长城才对。

    否则明天万一出了意外,说不定会给人打死打伤,不游览过万里长城,岂非终身遗憾?”于是这一天绝早起来,城门一开,他就往居庸关去了。

     八达岭的居庸关离京只有一百余里,万里长城就在那里蜿蜒而过。

    金逐流怕有人认出他那匹坐骑,徒步而往。

    一大清早,路上还没有人行,金逐流施展绝顶轻功,不到两个时辰,日头刚出不久,他就已经到了八达岭。

     万里长城从嘉峪关到山海关,在丛山峻岭中.蜿蜒一万二千余里,居庸关这段通过八达岭。

    金逐流爬上陡峻的山岗,只见万里长城在群山之中起伏,就像一条其长无比的长蛇。

    居庸关城关屹立在南口北面,两旁高山夹着一条狭小的山沟,山岗上山花野草葱茏郁茂,好像是碧波翠浪,织成一幅美丽的图案。

    这就是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了。

     金逐流游赏了一会,从关城西去,不远处有一座石台叫做“云台”,全用汉白玉砌成,刻有四大天王像,浮雕精美,神情威猛。

    四大天王的像间,刻着梵、藏、西夏、蒙、汉五种文字的佛经。

    “券顶”上还有“曼陀罗花”的浮雕,花中并刻有无数具体而微的佛像。

     这座“云台”是中国著名的一个佛教建筑,对佛典和古代文字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但金逐流对佛学乃是个门外汉,只是欣赏了一会那些巧夺天工的浮雕,对上面所刻的佛经却是毫无兴趣。

    看了一会,也就走了。

     一路走去,走过了“五郎像”、“六郎影”、“穆桂英点将台”等处名胜。

    这一连串名胜都是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的“遗迹”,其实说是“遗迹”,毋宁说是民间附会的传说,例如“穆桂英点将台”不过是一块大石头,穆桂英当年是否曾经在这块石头上点过将,谁也不知道。

    甚至有没有穆桂英此人,在史书上也还找不到确证,恐怕多半是虚构出来的人物。

    不过,金逐流游了这几处“名胜”,心中却是甚有感触:“传说也好,附会也好,这总是代表了民间对抗敌英雄的景仰。

    ”在“穆桂英点将台”下,不禁思潮起伏,低回良久。

     忽听得铮铮琮琮之声,忽高忽低,若隐若现。

    金逐流知道附近有个“弹琴峡”,是由于水流音响清脆如琴音得名。

    金逐流心想:“果然真像琴声。

    ”也不怎样留心去听。

     过了“穆桂英点将台”,到了八达岭的高处,只见在一处悬崖上凿了“天险”二字,山势极为险峻,万里长城就在山隘处爬过。

    金逐流上了城墙,纵目远眺,只见山峰重叠,一望无尽,居庸关屹立北方,万里长城有如一条看不见首尾的长蛇在翻山越岭,关外莽莽平原似是与天边的白云相接。

    金逐流披襟当风,豪情勃发,顿觉天地之大与个人之小! 蓦听得琴声又起,金逐流吃了一惊,这次他听得清楚了,原来是真的有人弹琴,并不是水流音响。

     金逐流心道:“是谁人在万里长城之上弹琴?想来不是高人就是雅士的了。

    有缘相会,倒是不妨去与他结交结交。

    ”于是寻声觅迹,在城墙上一路走去,走到近处一看,不禁大感意外。

     在金逐流的想象中,以为这个弹琴的高人应该是个有三绺长须的隐士,谁知却是一个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年轻人,至多不过比他大三两岁而已。

     金逐流向他走去,这年轻人似是视而不见,专心注意的只是弹琴。

     金逐流的母亲谷之华是吕四娘最得意的弟子,吕四娘则是明末清初大儒吕留良的女儿。

    因此谷之华不但得了吕四娘剑术的衣钵真传,琴棋诗画亦是无所不能,金逐流幼承家学,对古琴一道,虽然未有母亲的造诣,却也是妙解音律。

     此时,这年轻人正在弹奏楚辞九歌中“湘君”一节:“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州?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这是一对在恋爱中的男女对话,女的在问:“你有什么心事犹豫不前?为了谁把小舟搁浅在州中呢?”男的在答:“还不是为了你吗?为了你妙丽的容颜,我乘坐走得很快的桂舟来追赶你,见了你我就不想走了。

    ”“要眇”是形容容貌妙丽,“宜修”则是妆扮得恰到好处的意思。

    金逐流听了这节琴声,眼前不禁浮现史红英那“要眇宜修”的亭亭俏影,忍不住按拍低和。

     琴音一变,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弹的仍是楚辞,不过改为了“离骚”中的一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州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扈”是“披在身上”的意思。

    “江离”是一种香草名,又名蘼芜。

    “辟芷”是长在幽隐地方的香草。

    “纫”是“用线穿上”。

    “搴”是“拔取”。

    “阰”是“小山”。

    “宿莽”是一种能够耐寒在冬天生长的野草。

    这一节“离骚”把孤臣孽子之心寄托于美人香草,慨时光之易逝,叹美人之迟暮。

     金逐流反复吟哦最后四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