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回 锦囊密令

首页
案,喝道:“待我破了金国,与赵宋之盟约已然完成。

    那时南下攻宋,岂是背约?快快斩了!”诸将虽多与郭靖交好,但见大汗狂怒,都不敢求情。

    郭靖更不打话,大踏步出帐。

     忽见拖雷骑马从草原上急奔而来,大叫:“刀下留人!”他上身赤裸,下身套着一条皮裤,想是睡梦中得到讯息,赶来求情。

    他直闯进帐,叫道:“父王,郭靖安答立有大功,曾救你救我性命,虽犯死罪,不可处斩。

    ”成吉思汗想起郭靖之功,叫道:“带回来。

    ”刀斧手将郭靖押回。

     成吉思汗沉吟半晌,道:“你心念赵宋,有何好处?你曾跟我说过岳飞之事,他如此尽忠报国,到头来仍被处死。

    你为我平了赵宋,我今日当着众人之前,答应封你为宋王,让你统御南朝江山。

    ”郭靖道:“我非敢背叛大汗。

    但若要我卖国求荣,虽受千刀万箭,亦不能奉命。

    ”成吉思汗道:“带他母亲来。

    ”两名亲兵押著李萍从帐后出来。

     郭靖见了母亲,叫道:“妈!”走上两步,刀斧手举刀拦住。

    郭靖心想:“此事只我母子二人得知,不知如何泄漏。

    ” 成吉思汗道:“若能依我之言,你母子俱享尊荣,否则先将你母亲一刀两段,这可是你害的。

    你害死母亲,先做不孝之人。

    ”郭靖听了他这几句话,只吓得心胆俱裂,垂头沉思,不知如何是好。

     拖雷劝道:“安答,你自小生长蒙古,就与蒙古人一般无异。

    赵宋贪官勾结金人,害死你的父亲,逼得你母亲无家可归。

    若非父王收留,你焉有今日?你我兄弟情深义重,我不能累你做个不孝之人,盼你回心转意,遵奉大汗令旨。

    ” 郭靖望着母亲,就欲出口答应,但想起母亲平日的教诲,又想起西域各国为蒙古征服后百姓家破人亡的惨状,实是左右为难。

     成吉思汗一双老虎般的眼睛凝望着他,等他说话。

    金帐中数百人默无声息,目光全都集于郭靖身上。

    郭靖道:“我……”走上一步,却又说不下去了。

     李萍忽道:“大汗,只怕这孩子一时想不明白,待我劝劝他如何?”成吉思汗大喜,连说:“好,你快劝他。

    ”李萍走上前去,拉着郭靖臂膀,走到金帐的角落,两人一齐坐下。

     李萍将儿子搂在怀里,轻轻说道:“二十年前,我在临安府牛家村,身上有了你这孩子。

    一天大雪,丘处机丘道长与你爹结识,赠了两把匕首,一把给你爹,一把给你杨叔父。

    ”一面说,一面从郭靖怀中取出那柄匕首,指着柄上“郭靖”两字,说道:“丘道长给你取名郭靖,给杨叔父的孩子取名杨康,你可知是什么意思?”郭靖道:“丘道长是叫我们不可忘了靖康之耻。

    ”李萍道:“是啊。

    杨家那孩子认贼作父,落得个身败名裂,那也不用多说了,只可惜杨叔父一世豪杰,身后子孙却玷污了他的英名。

    ”叹了口气,又道:“想我当年忍辱蒙垢,在北国苦寒之地将你养大,所为何来?难道为的是要养大一个卖国奸贼,好叫你父在黄泉之下痛心疾首么?”郭靖叫了声:“妈!”眼泪从面颊上流了下来。

     李萍说的是汉语,成吉思汗与拖雷、诸将都不知她语中之意,但见郭靖流泪,只道李萍贪生怕死,已将儿子说动,均各暗喜。

     李萍又道:“人生百年,转眼即过,生死又有甚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也就不枉了在这人世走一遭。

    若是别人负了我们,也不必念他过恶。

    你记着我的话罢!”她凝目向郭靖望了良久,脸上神色极是温柔,说道:“孩子,你好好照顾自己罢!”说着举起匕首割断他手上绳索,随即转过剑尖,刺入自己胸膛。

     郭靖双手脱缚,急来抢夺,但那匕首锋锐异常,早已直没至柄。

    成吉思汗吃了一惊,叫道:“快拿!”那八名刀斧手不敢伤害驸马,抛下手中兵刃,纵身扑上。

     郭靖伤痛已极,抱起母亲,一个扫堂腿,两名刀斧手飞跌出去。

    他左肘后挺,撞正在一名刀斧手胸口,格的一响,肋骨断折。

    诸将大呼,猱身齐上。

    郭靖急扑后帐,左手扯住帐幕用力拉扯,将半座金帐拉倒,罩在诸将头上。

    混乱之中,他抱起母亲直奔而出。

     但听得号角急吹,将士纷纷上马追来。

    郭靖哭叫数声:“妈!”不听母亲答应,探她鼻息,早已断气。

    他抱着母亲尸身在黑暗中向前急闯,但听四下里人喊马嘶,火把如繁星般亮了起来。

    他慌不择路的奔了一阵,眼见东南西北都是蒙古的将士,他纵然神勇,但孤身一人,如何能敌十多万蒙古的精兵?若是骑在小红马背上,凭着宝马脚力或能远遁,现下抱了母亲的尸身步行,那是万难脱险了。

     他一言不发,迈步疾奔,心想只要能奔到悬崖之下,施展轻功爬上崖去,蒙古兵将虽多,却无人能爬得上来,当可暂且避得一避,再寻脱身之计。

    正奔之间,忽听前面喊声大振,一彪军马冲到,火光中看得明白,当先一员大将红脸白须,正是开国四杰之一的赤老温。

    郭靖侧身避开赤老温砍来的一刀,不转身奔逃,反而直冲入阵。

    蒙古兵齐声大呼。

     郭靖左手前伸,拉住一名什长右腿,同时右足一点,人已纵起。

    他翻身骑上马背,放稳母亲尸身,随手将那什长摔在马下,抢过他手中长矛。

    上马、放母、摔敌、抢矛,四件事一气呵成,此时如虎添翼,双腿一挟,摇动长矛,从阵后直冲了出去。

    赤老温大声发令,挥军自后追来。

     敌阵虽已冲出,但纵马所向,却与悬崖所在恰恰相反,越奔相距越远。

    该当纵马南逃,还是先上悬崖?心下计议未定,大将博尔忽又已领军杀到。

    此时成吉思汗暴跳如雷,传下将令,务须将郭靖活捉。

    大队人马一层一层的围上,更有数千军马远远向南奔驰,先行布好阵势,防他逃逸。

     郭靖冲出博尔忽所领的千人队,衣上马上,全是斑斑血迹。

    若不是大汗下令必须活捉,蒙古兵将不敢放箭,厮杀时又均容让三分,否则郭靖纵然神勇,又怎能突出重围?他手上只觉母亲身子已然冰凉,强行忍泪,纵马南行。

    后面追兵渐远,但天色也已明亮。

    身处蒙古腹地,离中土万里,匹马单枪,如何能摆脱追兵,逃归故乡? 行不多时,前面尘土飞扬,一彪军马冲来,郭靖忙勒马向东。

    但那坐骑冲杀了半夜,已然支持不住,忽地前腿跪倒,再也无力站起。

    是时情势危急已极,但他仍是不肯舍却母亲尸身,当下左手抱母,右手持矛,反身迎敌。

     眼见军马奔近,烟尘中嗖嗖声响,一箭飞来,正中长矛。

    这一箭劲道极猛,郭靖只觉手中长矛一震,矛头竟被射断。

    接着又是一箭射向前胸。

    郭靖抛开长矛,伸手接住,却见那箭箭头已然折去。

    他一怔之下,抬起头来,只见一名将军勒住部属,单骑过来,正是当年教他箭法的神箭将军哲别。

    郭靖叫道:“师父,你来拿我回去么?”哲别道:“正是。

    ” 郭靖心想:“反正今日难脱重围,与其为别人所擒,不如将这场功劳送给师父。

    ”便道:“好,让我先葬了母亲。

    ”四下一望,见左首有个土冈,抱着母亲走上冈去,用断矛掘了个坑,把母亲尸身放入,眼见匕首深陷胸口,他不忍拔出,跪下拜了几拜,捧沙土掩上,想起母亲一生劳苦,抚育自己成人,不意竟葬身于此,伤痛过甚,却哭不出来。

     哲别跃下马来,跪在李萍墓前拜了四拜,将身上箭壶、铁弓、长枪,尽数交给郭靖,又牵过自己坐骑,把马缰塞在他手里,说道:“你去罢,咱们只怕再也不能相见了。

    ”郭靖愕然,叫道:“师父!”哲别道:“当年你舍命救我,难道我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就不会舍命救你?”郭靖道:“师父,你干犯大汗军令,为祸不小。

    ”哲别道:“想我东征西讨,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大汗最多打我军棍,不至砍头。

    你快快去罢。

    ”郭靖犹自迟疑。

    哲别道:“我只怕部属不听号令,这番带来的都是你的西征旧部。

    你且过去问问,他们肯不肯贪图富贵拿你?” 郭靖牵着马走近,众军一齐下马,拜伏在地,叫道:“小人恭送将军南归。

    ”郭靖举目望去,果然尽是曾随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的旧部将士,心下感动,说道:“我得罪大汗,当受严刑。

    你们放我逃生,若是大汗知道,必受重罚。

    ”众军道:“将军待我等恩义如山,不敢有负。

    ”郭靖叹了口气,举手向众军道别,持枪上马。

     正要纵马而行,忽然前面尘头起处,又有一路军马过来。

    哲别、郭靖与众军尽皆变色。

    哲别心道:“我拚受重责,放走郭靖,但若与本军厮杀,那可是公然反叛了。

    ”叫道:“郭靖快走!”只听前军中发喊:“莫伤了驸马爷。

    ”众人一怔,只见来军奔近,打着四王子的旗号。

     烟尘中拖雷快马驰来,倏忽即至,原来骑的是郭靖的小红马。

    他策马驰近,翻身下马,说道:“安答,你没受伤么?”郭靖道:“没有。

    哲别师父正要擒我去见大汗。

    ”他故意替哲别掩饰,以免成吉思汗知晓内情。

     拖雷向哲别横了一眼,说道:“安答,你骑了这小红马快去罢。

    ”又将一个包袱放在鞍上,道:“这里是黄金千两,你我兄弟后会有期。

    ” 豪杰之士,当此时此情,也不须多言。

    郭靖翻身上了小红马马背,说道:“你叫华筝妹子多多保重,另嫁他人,勿以我为念。

    ”拖雷长叹一声,说道:“华筝妹子是永远不肯另嫁别人的。

    我瞧她定会南下找你,那时我自当派人护送。

    ”郭靖忙道:“不,不用来找我。

    且别说天下之大,难以找着,即令相逢,也只有徒增烦恼。

    ”拖雷默然,两人相顾无语。

    隔了半晌,拖雷道:“走罢,我送你一程。

    ” 两人并骑南驰,直行出了三十余里。

    郭靖道:“安答,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请回罢!”拖雷道:“我再送你一程。

    ”又行十余里,两人下马互拜,洒泪而别。

     拖雷眼望着郭靖的背影渐行渐小,在大漠中缩成一个黑点,终于消失,怅望南天,悄立良久,这才郁郁而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