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希早把宫中地图研究清楚,带着孟秋霞,绕过了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进入内廷,两人轻功都是上上之选,等到那几个轮值卫士折回头时,他们已到了乾清宫外侧面的小花园了。
皇宫面积极大,真说得上是殿宇连云,绵亘不绝,北海、白海、什刹海三个人工湖也包括在皇城之内,湖水闪闪发光。
王照希和孟秋霞伏在暗陬之处,忽见园角侧门开处,有五六个卫士伴着一个身披斗篷,头面都藏在兜风之内的人,闪闪缩缩地走了进来。
王照希目送他们走入宫门,正想冒险一探,远处琉璃瓦面,人影忽然一闪,一溜烟般直入殿宇之中。
王照希大吃一惊,这人轻功之高,竟远在自己之上。
若然他是宫中侍卫,那么今晚定然走不脱了。
孟秋霞悄声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王照希道:“且等一会。
”就在这一时间,忽听得乾清宫内,大呼“刺客!”宫外约有五六个卫士,飞奔跑来。
王照希觑准最后一名,突然长身而起,出指如电,一下子就点了他的晕眩穴,拖回暗处,在假山石后,剥了他的衣裳,匆匆换上,对孟秋霞道:“你伏在这里不要乱动,我走进宫内,看他一看。
”跃了出来,拔剑在手,他也大叫“捉刺客”,跑入乾清宫内。
宫中混战正烈,王照希只见一个长身玉立的少年,手使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剑,大战十名卫士,剑光霍霍,虎虎生风,斗到急处,但见剑花闪烁,冷电精芒,耀人眼目。
这人使的是武当派七十二手连环剑法,但功力之深,比耿绍南之流,却不知要高多少倍!王照希暗暗称奇,看他年纪轻轻,却不料这般了得!
王照希正看得出神,忽听得有人叫道:“喂,你为什么不上去呀!”这人乃是锦衣卫的一个指挥,王照希躲闪不及,和他打了一个照面。
这人一见是个陌生面孔,比刚才发现刺客还要惊慌,大声叫道:“有人冒充侍卫进宫!”手中铁尺也迎头劈下!王照希刷刷两剑,把他刺伤,但自己也陷入了包围。
这身长玉立的少年正是卓仲廉的孙子卓一航,他七岁之时,随父亲卓继贤来京,适逢武当派的掌门紫阳道长也来京化缘。
紫阳道长剑法天下无双,正想找寻一个有根基的少年继承衣钵。
一日来到卓府,见卓一航头角峥嵘,气宇不凡,动了收徒之念。
卓继贤以前在湖北为官,曾和紫阳道长有过一面之缘,知他武功妙奥,深不可测,也愿儿子成为文武全材的完人,于是一口答允。
紫阳道长把他带回山中,全心教授,又用药物培养他的元气,磨练他的体肤,如是经过一十二年,卓一航已得了七十二手连环剑和九宫神行掌的全部奥秘,本领在武当第二代弟子中首屈一指,甚至比若干师叔还强。
在这十二年间,紫阳道长每三年带他回京一次,让他留在家中一月,攻读诗书,在这一月中,卓继贤就请名师宿儒替他讲解经史奥义,满了一月又让他把书本带回山中自习。
所以卓一航是文武双修,师父、父亲都极满意。
到了卓一航十九岁这年,紫阳道长见他武功已成,而卓继贤又想他回京应举,因此紫阳道长送他回来,并赐了他一把寒光剑。
分手时紫阳道长道:“我深愿你在宦海中不要沉迷,将来武当派掌门的担子,还要你肩担呢。
”卓一航领了师父的吩咐,回转家门,三年不见,他已长得比父亲还高一个头了。
父子团圆,一家高兴。
却不料风波忽起,横祸飞来,父子相聚,不到三月,卓继贤就被卷入了“梃击案”的漩涡,一日上朝,遂成永诀。
卓一航哀痛逾常,在居官的父执处探听得知,父亲乃是被郑国舅所诬陷,而郑国舅又是秉承他妹子郑贵妃的意旨。
卓一航一怒之下,不管宫中好手如云,竟自一剑单身,深宵闯入。
再说王照希陷入包围,展开蹑云剑法,飘忽如风,专拣敌人的罅隙进攻,过了一会,居然给他移近了卓一航,卓一航也连冲数剑,杀开一个缺口,把王照希接纳进来,两人联剑并肩,威力大增,和卫士们混战,有守有攻,看看就可闯出。
这时乾清宫内的寝宫房门忽启,郑贵妃兄妹和刚才进宫那个披着斗篷的男子,在五六个卫士围拥之下,倚门观战。
郑贵妃笑道:“常洵,叫你的随从显显功夫。
这些卫士脓包,连两名小贼都捉不着。
不早点收拾,惊动正宫,反而不妙。
”那披着斗篷的男子把手一挥,两名卫士疾冲出去,一个使护手钩,直奔卓一航,一个双手空空,竟然凭着一双肉掌,来硬抢王照希的长剑。
王照希刷的一剑,那人身形一矮,竟然从侧面抢来,王照希的蹑云剑以快捷见长,一刺不中,立刻变招横截敌人手腕,剑尖下刺敌人膝盖,那人“噫”了一声,双掌护身,退了两步。
这人练就鹰爪功,在“空手夺白刃”这门功夫上,有很深的造诣。
不料王照希家传剑法,凌厉异常,这人连扑数次,都未得手。
那边使护身双钩的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