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回 山西雁大闹侯爷府 小诸葛设立招夫擂

首页
在地上似的,把两只手往前一伸,去扒拉前边的人。

    往哪扒啦?往肋条上扒拉。

    徐良那手跟钢条一样,练过鹰爪力,真要用上气功,能把铁板打穿,何况肉人哪。

    徐良拿手指头一磕这些人的肋条,这帮人可受不了,呼拉朝左右一闪,徐良就这样硬钻进去了。

    这一招叫“恶蛆钻裆”,是纯粹的气功。

    徐良心中暗笑。

    挤着挤着离擂台不太远了,他站住了。

    这阵离擂台还相差十五六丈,看得格外清楚。

    闹了半天,这座擂台不像普通比武的擂台那么高,那么雄伟,但修得也不错,台高能有八尺挂零,上头铺着三四寸厚的台板,上面还铺着毯子。

    四角都有台柱子,上边搭着个席棚。

    席棚的四角吊着四盏宫灯,席棚的上面挂条横幅,上面有三个金色大字:“招夫擂”。

    台上挂着上场帘,下场帘,摆着八仙桌,太师椅。

    擂台挺宽绰,如果两个人比试拳脚,那是挺有用场。

    靠着台口有上场门、下场门,有刀枪架子,什么刀枪剑乾斧铖钩叉……十八般长家伙,二十四路外武行的短家伙,石礅子、石锁、硬弓,应有尽有。

    台上站着五六个伙计,家人打扮,一方面在台上看东西,一方面维持秩序。

     徐良一看,没人比武,可能招夫擂还没开始呢。

    他站在人群中边休息边思索:看来我师叔是下了苦心了,就兴修这台子得花多少钱哪,人工不说,光这材料也是若干银两。

     费了这么大的力,我到这儿三两句话就给破了,也显得不妥,大概是我师叔心里有把握,所以,爷俩才下了决心非用这擂台招夫不可。

    干脆,我也别拦着。

    我看看,如果事情进行得顺利,真能挑一个有所作为、五官端正的妹夫,那就好了。

    如果有人捣乱,破坏招夫擂,我再出头露面也不为迟。

    又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就听老百姓一阵大乱,“来了,来了……”徐良踮着脚往四外一看,没人。

    往前一看,看见了。

    小诸葛沈仲元跟女儿沈春莲早来了,在碧云寺休息呢。

     沈仲云和庙里方丈很有交情,为什么擂台设到这儿?就为使用东西,使用水等,求人跑道送信,比较方便。

    碧云寺的长老特意给倒出个院子来,让姑娘在这儿休息。

    这时他们从庙里走出来了,徐良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前面七八个家人开着道:“闪闪,闪闪! 借光了!”老百姓呼啦一闪,徐良看得更清了,在后面正是小诸葛沈仲元。

    他仔细一看,师叔可见老了。

    当年那时候长得可真帅,眉目清秀,尖下颏,雁尾八字胡。

    这人言语不多,肚子里可有东西。

    不然的话,能叫小诸葛吗?大破冲霄楼铜网阵,他帮了不少的忙。

     另外我师叔有能耐,掌中一把厚背尖刺燕翎刀,在武林之中是有一套的。

    他人可老了,抬头纹多了,鱼尾纹也密了,胡须里也见了白的了。

    他真想过去跟叔叔谈谈,又一想现在不是谈话的时候,他一颗心哪,光想我妹子的婚事了,我过去一搅乱,不好,反正我们爷俩有说话的机会。

    在小诸葛沈仲元的后面,是四名丫鬟、两个老妈,中间就是这姑娘,但是丫鬟老妈都是短衣襟小打扮,汗巾煞腰,手里头拎着柳叶刀跟花枪,一方面保护姑娘,一方面在这儿给助威。

    徐良还没见过这位师妹呢,他一看妹子低着头,浑身上下穿着一身绿,腰里扎着粉红色汗巾,脚下登着红色帮帮战鞋,鞋尖上还有两个绒球,用绢帕勒头,鬓角斜打麻花扣,腰中挎着口宝剑,在众人陪同下顺着梯子登上擂台。

     这个擂台分前后台,姑娘先奔后台了。

    沈仲元把帽子整了整,衣服抖了抖,来到台口,冲着底下看热闹的一抱拳:“各位父老乡亲们,子弟老师们,在下姓沈名仲元,华阴县东街的人。

    今天立这个擂台要替我女儿招个女婿。

    大伙听着新鲜吧?连我个人都觉着新鲜。

    不过,这是我们父女俩商议的,原因大伙很清楚。

    我女儿今年二十岁,有点个性,一般的人她看不在眼里,她要当面挑选女婿。

    第一,人品得端正,第二,武功得高强。

    在场的各位,谁都有权登擂台。

    只要你登上擂台之后,我女儿相中你,通过比武认为可以,那你就是我们的娇客,这门婚事就定下来。

    假如说,你相貌长得挺好,武功不行,我女儿没瞧得起,这婚事也不行。

    反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