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万里长城今犹在

首页
的目光飘来,正是叔叔来瞪人了。

     崔轩亮吓了一跳,自知叔叔如恶犬,时时会暴起伤人,可搜索枯肠,却又不知要说些什么,他左顾右盼,忽见小茗、小秀朝自己猛眨眼,不觉心下一醒,忙道:「徐伯伯,您……您家里可都安好?」崔风宪松了口气,看侄儿还晓得问候对方的家人,好歹不算蠢到家了。

    徐尔正捋须微笑:「托令叔的福,徐某家中俱都安好。

    」 崔轩亮松了口气,又道:「你……你家里有很多人吗?」徐尔正笑道:「当然。

    我有四男三女,都已婚嫁了,便又添了一大群内外孙,十五六个,我平日也记不全。

    」徐大人多子多孙,崔风宪一旁听着,便要奉承几句吉祥话,却见侄儿嘴角含笑,低声道:「徐伯伯,您……您家里有很多丫嬛吗?」徐尔正微微一愣,反问道:「丫嬛?」崔轩亮微笑道:「是啊,就是像小茗、小秀那样漂亮的婢女,您家里很多吗?」徐尔正喃喃地道:「这……这我就不清楚了,大概七八个有吧。

    」崔轩亮听得悠然神往,叹道:「真好。

    我家里都没有婢女,只有两个堂妹。

    可没您家热闹了。

    」 家有一妹,如有一宝,场里静了下来,谁也吭不出声。

    良久良久,倒是那「小茗」先开口了,只见她问向徐尔正:「老爷,这崔二爷过去是什么来历啊?为何这般高强武功?」这小茗、小秀都是机灵丫嬛,日常专能给徐尔正添光,果然稍稍开口,便奉承了崔风宪几句,不着痕迹。

    崔风宪心下得意,还未言语,却听侄儿道:「我叔叔姓崔,双名风献,自号震山,他是安徽人,平日最爱吃白鱼烩面、炒腊肉、辣椒爆红丝,他有两个女儿,长得都像我婶婶,可爱活泼……」 一时滔滔不绝,手舞足蹈,正要长篇累牍说将下去,两名婢女忍不住噗嗤一笑,那小秀更不忘端来一杯茶,低笑道:「崔少爷,口渴了吗?」崔轩亮是个呆子,一时伸手接茶,偷摸小手,便又神思不属起来。

    眼看崔风宪羞愧无地,一旁徐尔正却笑道:「左右无事,我便跟妳俩说说吧。

    这位崔二爷过去是个武将,战功彪炳,说来妳俩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过,都得拜谢他。

    」那小秀哦了一声,道:「为什么啊?」徐尔正笑道:「他是日月朝第一批将官,与黄金家族交手过。

    」 小茗小秀对望一眼,茫然道:「黄金家族?那是什么?」徐尔正道:「蒙古大元汗。

    这位崔二爷,便是本朝第一批抵达长城的士卒。

    」两名少女微微一奇,道:「收复长城?那不是几百年前的事吗?」徐尔正叹道:「没那么久吧。

    」他问着崔风宪:「那年攻打大都,你们兄弟多大年纪?」崔风宪叹道:「我只十二岁,我大哥十六岁。

    」徐尔正道:「你们是追随神将徐天德,是吧?」崔风宪摇头道:「追随这两个字,岂敢僭越?咱们只不过是阵前小兵罢了。

    」徐尔正道:「燕王呢?那时他几岁?」崔风宪低声道:「十七岁。

    」生在蒙古崛起的当代,真是一种大不幸。

    自五代以降,汉人就失去了长城庇护,汉唐盛世不在,契丹、女真、蒙古诸族轮番南侵,汉人开始向南逃窜,他们一直逃、拼命逃,历经了三百一十九年的异族欺压后,终于举国上下一起向蒙古投降。

    人人穿胡服、习胡语、非但以效忠胡人为乐、尚且以咒骂自己的祖先为荣。

    眼看汉人失魂落魄至此,日本、朝鲜便开始轻视中国,整整五百年里,他们不再与中国朝廷往来,也不想再仿效汉唐文物。

    因为现今的汉人,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说到底,他们不过是「胡奴」而已。

     汉人的贤者曾经预言:「五百年内必有王者兴」,在长城失守后的第四百三十一年,汉人终于诞生了一位王者,他扛起了一面大旗,向天下汉人奋力高喊。

     日月旗!驱逐鞑虏的旗号!他高举着日月王旗,率领着天下一切残存的汉人,向蒙古大汗发动了猛攻,他们向北方悲嚎奔跑,越过了失落三百年的黄河,抵达了沦陷五百年的长城,最后一举击毁了蒙古大都,再次统一了全中国。

     反击的时候到了!六伐北元、七下西洋,连紫禁城也是在他手中建造的,「永乐大帝」威动万邦,声势之强,当代无人可及。

    他是汉武帝之后第一位开关远征的皇帝,也是东起朝鲜、西至天房的万国君王当中,唯一敢向「黄金家族」宣战的无上明君。

     大海汪洋,日头炎炎,彷佛是永乐帝的万丈光芒,让人不敢逼视。

    崔风宪眯起了眼,嘴角露出了微笑。

    在他的心中,「永乐帝」的功绩早就超越了唐太宗、汉武帝,因为大帝的对手可不是突厥匈奴、也不是什么契丹女真,而是蒙古四大汗国的「黄金家族」,要想在他们面前开关出征,扫荡全漠北,那是谈何容易啊? 生在轰轰烈烈的当代,人人都是与有荣焉。

    崔风宪满面得意,双手叉腰,高高仰起头来,又听徐尔正继续吹捧:「崔二爷一生的事迹是说不完的,他开国时虽只是个孩子,可到了壮年后,却曾追随过三宝公,官拜西洋舰队海上同知指挥,统掌六艘大战船……」正说嘴间,却听小茗小秀窃窃私语:「谁是三宝公?」小秀低声道:「好像是洪武帝手下太监,开船出去的那个。

    」小茗皱眉道:「洪武帝?你说错了吧,应该是攻打南京的那个。

    」小秀忙道:「对对对,我说错了,是永乐帝、永乐帝,诛十族的那个。

    」诛十族……「诛十族」!轰隆一声,这三个字好似雷轰闪电,直直劈在崔风宪的脑门上,打得他张大了嘴,全身发软,动弹不得。

     完了,什么六伐北元、七下西洋,八十万大军征安南,全比不上这简洁明快的三个字:「诛十族」。

     「秦皇汉武、穷兵黩武」,一生总评出来了,原来搞了一辈子,自己竟成了「始皇座下一走狗」。

    崔风宪张大了嘴,脑中嗡嗡作响,突然眼前一黑,身子向后便倒,隐隐约约间,听得侄儿惊慌喊叫:「陈叔!林叔!叔叔要中风了!快来啊!」徐尔正也是震惊不已:「怎么回事?好端端聊着聊,一下子就中风了?」一片惊惶间,大批船夫已然赶来了,老陈颤声道:「完了!二爷没气了,快把他的鞋子脱了!」老林扯脱二爷的鞋袜,一旁又上来一个老黄,取出尖刀,将他的脚底割破,让鲜血流出,另一位老张则解开他的衣衫,朝后心穴道使劲敲打。

     忙了好一阵子,崔风宪悠悠醒转,猛见众人围着自己,不觉惊道:「干什么?怎么都挤在这儿?」老陈哭道:「二爷,你自己不知道么?你方纔要死啦!」崔风宪骂道:「放屁!我的命硬得紧,你们想害死我,可没那么容易!」说着暴喝一声:「走开!我要起来了!」老林忙道:「你先忍忍,咱们正给你放血,暂且别动。

    」崔风宪骂道:「放什么血?想要谋财害命是吧?放我起来!」老陈气了,骂道:「他妈的,狗嘴吐不出象牙,你几斤几两?拿什么让人谋财害命?」众船夫也叫骂道:「是啊,你还欠咱们大笔工钱,别想一死了之!」双方吵骂不休,最后还是端了药汤过来,让崔风宪喝落下去。

     其实这帮伙计并非外人,他们与崔风宪一般,过去同是「三宝太监」的手下。

    只是近年朝廷情势忽转,自永乐帝死后,一帮靖难老臣全数下野,便轮到读书人掌权了。

    这批人什么都不顺眼,上台第一件事,便是撤裁「西洋宝船」,说什么三宝舰队大而无当,除了劳民伤财、好大喜功外,对百姓的生计毫无益处。

    便极力主张废除。

    可怜崔风宪恨得牙痒痒的,却也晓得官场生涯已然玩完,只得拿出了毕生积蓄,买下了几艘商船,打算自行出海贸易。

    这帮老卒听说了,便也来竞相投靠,盼能谋份餬口差事。

     说来这帮老卒倒霉得紧,他们年轻时追随三宝公,把青春都糟蹋在海上了。

    如今临到老来,一个个无家可归,妻子无靠,晚景极为凄凉。

    可朝廷的读书人并不体恤这批人,为了那桩「诛十族」的案子,他们深恨前朝皇帝,连带的,他们也恨上了永乐兵马,平日总把他们当成了前朝余孽看待,绝无一分敬重之心。

    想当然尔,崔风宪也恨透了这帮腐儒,每回见到了他们,总以为撞着了异族走狗,双方誓同水火,几至不共戴天。

     心念于此,崔风宪不禁为之气结。

    他小时候曾经亲眼目睹,他的父亲是怎么给蒙古兵一刀戳死,母亲又是如何给鞑子争相蹂躏。

    所以崔家兄弟世世代代恨着蒙古人,连带的,他们也恨上了天下的读书人,恨他们放言高论、恨他们羞兵辱将,恨他们坐享其成,却从不肯牺牲一点半点。

     无耻之徒,「又吃纣王水土,又说纣王无道」,大家明明都从朝廷手里拿到了好处,却为何总是不认帐呢?难不成普天下的坏事全是永乐大帝一个人干的,与满朝文武没半点干系?既是如此,当年皇上怎不学着始皇帝焚书坑儒呢?若能把天下的「读书种子」杀得精干光净,如今不也落个耳根清静? 妈巴羔子……老子杀你个一乾二净。

    想着想,崔风宪目露凶光,脑中却又隐隐嗡嗡作响,猛然间,眼前发黑,手脚颤抖,身子向后便倒。

     「他妈的!又中了!快!快给他放血!」众船夫大惊奔回,老陈提起尖刀,暴吼一声,正要望脚底戳落,却见崔风宪茫然张眼,道:「你们要干啥?」老林干笑道:「二爷,有什么遗言,赶紧交代吧。

    咱们都在这儿听着。

    」「去你妈的!」崔风宪醒悟过来,暴吼道:「老子还活着哪!你们却是急什么?」眼见老板中气旺盛,众伙计自是四散奔逃,大惊道:「活了!老不死又活啦!」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崔风宪骂了几声,便自行挣扎爬起,坐到了竹椅上,两名婢女斯斯文文,赶忙奉上了茶水,柔声道:「二爷,请用茶。

    」适才崔风宪给这两个丫头一激,险些中了风,此刻自不想答理,待想要她俩退下,又觉得自己气量狭窄,竟与小女孩当真了,反反复覆间,那小茗、小秀已然坐了下来,随即搁来一张凳子,将他的双脚搬了上去,轻轻为他捶腿。

     崔风宪咦了一声,想他活到了六十多岁,何时有这般清福享用?正舒爽间,后颈竟又给人使劲揉了揉,忙抬起头来,却是侄儿来了。

    只见他满面担忧,低声道:「叔叔,你……你还好么?」崔风宪通体舒泰,什么气都消了,嘿嘿笑道:「小子,你只消管好你自己,发愤图强,叔叔什么都好。

    」崔轩亮低声道:「那……那你别老是乱发脾气,你要是死了,婶婶怎么办?」崔风宪挥手笑骂:「胡说八道,专触霉头。

    」说着拉住侄儿的手,道:「坐下,陪徐伯伯说话,长点见识。

    」这会侄儿也不敢造次了,只乖乖坐在一旁,给叔叔揉肩按颈。

     徐尔正笑道:「震山,瞧你多好福气?赶紧要令侄讨房媳妇回家吧,天天有人给你敲背哪。

    」崔轩亮心头怦怦直跳,看自己若能把小茗、小秀一起娶回家,到时两个给自己敲背,闲暇时再替叔叔敲腿,那就大吉大利了。

    正想出言打听口风,却听崔风宪叹道:「大人说笑啰。

    这小子学文不成、练武不就的,谁肯嫁他啊?」徐尔正道:「什么话,婚姻看得是缘份,常言有道:『成家立业』,先成了家,方有立业之心,武功文章自然一日千里。

    」他唠唠叨叨说了一顿,便又望向崔轩亮,道:「贤侄,听说令叔这趟过来烟岛,是专程为你提亲来着的,你自己知道么?」这徐尔正是个官场中人,辈分极高,此行提亲若有他出面为侄儿作主,自然增色不少,崔风宪听他提起此事,心下自是暗暗欢喜,正等着侄儿叩首谢恩,谁知这少年却只伸手招来了小狮子,自顾自地逗弄着玩,全无一分喜意。

     少年郎阴阳怪气,适才猛望脂粉堆里钻,此时听得要提亲了,却又无欲则刚,好似不想洞房了。

    徐尔正微微一奇,忙道:「贤侄怎么了?不想结这桩亲事么?」眼见侄儿迟迟不作声,崔风宪正要提气暴吼,却听侄儿低声道:「徐伯伯,我……我有件事得问个清楚,不然……不然我就算结成了亲事,这辈子都不会开心。

    」徐尔正哦了一声,道:「贤侄有何心事,说来听听吧?」崔轩亮闷闷地道:「我……我这几日翻来覆去地想,就是记不起魏家妹子的长相。

    」顿了顿,又道:「叔叔,我以前见过魏思妍么?」崔风宪冷冷地道:「十年前你娘生病过世,你魏叔叔不是带着一家老小来安徽祭拜你娘?那时魏小丫头不还在家里住了半个月?你都不记得了?」 崔轩亮低声道:「我……我还记得,可……可事情隔了好久,我只记得她左脸颊有个小酒涡,其它都想不起来了。

    」崔风宪骂道:「想什么想?他妈的!这天下人不就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外加双手双脚么?难不成还能三头六臂、狗头生角、七个鼻孔、屁股插花……」正要源源不绝扯下去,却听崔轩亮吞吞吐吐地道:「叔叔,我…我不是问这个,我是说她……她现下生得好看么?」听得「好看」二字,两名婢女相视一笑,两个老头则是「哦」了一声,这才明白少年人心中所思。

    崔风宪骂道:「原来是问这个啊?放心、放心,放你一万个心,魏宽的女儿包管漂亮,彷佛仙女下凡哪。

    」崔轩亮红脸大喜,忙道:「真的么?她……她美若天仙吗?」崔风宪笑道:「那还用说?这魏小姐生得多美啊,她嘴大吃四方,一口咬得半个西瓜,两条臂膀练了拔树功,比得铜人还壮,加上双耳招风、鼠目寸光,此女当真天上罕有、地下无双,便如八千女鬼上身,不娶可惜啊。

    」说着哈哈大笑,不忘朝侄儿肩膀猛拍,示意鼓励。

     崔轩亮听得浑身颤抖,俊脸发白,寒声道:「叔叔,您……您和我有仇么?这般丑怪人物,您……您还要我娶回家。

    」说到伤心处,正要掩面飞奔而去,却给徐尔正拦住了,笑道:「行了,你叔叔跟你闹着玩的。

    贤侄欲知魏小姐的芳容,问老夫便是了。

    」听得徐尔正见过魏小姐,两名婢女眨了眨眼,颇见关心,那崔轩亮更是大感焦急:「徐伯伯,您……您也见过魏小姐么?」徐尔正摇头道:「没有。

    这小姑娘是在烟岛生的,老夫无缘得见。

    」两名丫嬛哦了一声,崔轩亮大声道:「那……那还说要问你?」徐尔正笑道:「贤侄啊,老夫虽未见过魏小姐,却曾见过她的爹娘。

    这魏宽少年时是个美男子,妻子也是个娇滴滴的美人儿,你想他俩夫妻生下来的宝贝女儿,还能是个丑怪的么?」崔轩亮颤声大喜:「徐伯伯,您…您是说真的么?」徐尔正微笑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都说眼见为凭,你想见识魏小姐的花容月貌,等到了烟岛后,不就真相大白了?」都说关心则乱,崔轩亮一会儿期待,一会儿疑骇,这会儿听得魏小姐是个大美人,便又喜形于色了。

    一时手舞足蹈、兴奋异常,便又等着望烟岛冲了。

    那两名美丫嬛则是悻悻对望,捶腿时有气无力,却也懒得做虚功了。

     徐尔正微笑道:「震山,常言有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这趟过来求亲,可有什么对手么?」崔风宪叹道:「此事我一想就烦哪。

    魏宽今年六十大寿,不说中原各门各派的都来了,连琉球、东瀛、朝鲜也都有贺使前来,大伙儿假借因头,你推我抢,弄得杀猪也似,唉……若非为了我那大哥,老子才懒得求这门亲。

    」徐尔正沈吟道:「连异邦人也来了,想来是为了烟岛的势力吧?」崔风宪叹道:「这个自然。

    烟岛地处要冲,魏宽又把此地治理得有声有色,任谁娶了他的独生女,谁便占岛为王,天下谁不捡这门便宜生意?」听得此言,那小茗忽然噗嗤一声,掩嘴低笑,崔风宪眉头一皱,道:「妳笑什么?」那小茗一边替二爷捶腿,一边微笑说话:「崔二爷,其实不论有多少人到岛上求亲,您都不必在意。

    想结这桩亲事,您该担心别的。

    」崔风宪哦了一声,想不到这小丫嬛还有见地,忙道:「怎么?我该担心什么?」小茗笑道:「近水楼台先得月。

    」 崔风宪啊呀一声,猛拍大腿,道:「对啊!外贼易与,家贼难防!我可真老糊涂了。

    来来来,妳还有什么高见,一发说出来吧。

    」徐尔正甚是宠爱这两个丫嬛,当即呵呵一笑,道:「说吧,二爷既然问了,就别顾忌。

    」小茗笑道:「小丫头方纔听二爷说了,这魏小姐好像是个貌美姑娘,爹娘又是大人物,家里更是有钱。

    我若是她呢,早就有了心上人,若是家里要把我嫁给外人,定是死也不依。

    」崔风宪连连颔首:「此言有理。

    这魏宽徒弟多,什么林思永、黎思正的,别和小丫头黏上了。

    到时闹将开来,说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他晓得这两名少女活泼聪明,给徐尔正当成自家儿孙抚养,自非常女可比,便问向那位小秀,道:「姑娘妳呢?有何高见?」小秀低头道:「小女子专心捶脚,不好说话。

    」 众人听了这话,忍不住都笑了起来,崔风宪也不好做老爷了,忙把两脚一缩,道:「好了、好了,别捶了,再给妳俩捶下去,路都不会走了。

    」众人笑了一阵,徐尔正忽道:「震山,你方纔提到的黎思正,可就是当年朝廷从安南抓回来的小王子?」崔风宪道:「就是这孩子。

    当年他父祖起兵叛变,郭奉节抓到他全家时,见这孩子太小,实不忍交给朝廷,便私下托给魏宽,让他收为养子。

    」 徐尔正捋须道:「这可不得了,这孩子给魏宽抚养了二十多年,武功定然非同小可。

    若要来个比武招亲,倒是令侄的一号劲敌。

    」崔风宪转头望向侄儿,厉声道:「听到了么?到处都是劲敌,你还镇日游手好闲!」崔轩亮愣愣傻傻,眼珠儿只顾瞧着两名少女,魂不守舍,崔风宪啧地一声,正要一掌朝他后脑勺打落,给他提神醒脑,徐尔正伸手拦住了,笑道:「你别老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黎思正有本事,令侄岂无护身本领?我瞧他方纔与你对了一掌,不也有当年广成的几分架式?」小茗忙道:「是啊、是啊,方纔崔少爷喊着『雷霆起例』,身上便有神力,好似起乩一样,莫非这是什么法术么?」 崔风宪哈哈大笑,道:「小丫头胡说八道。

    这『雷霆起例』是一招掌法,很难抵挡,便我侄儿这般不成材,一旦给他使动出来,外人也不敢应接。

    」小茗讶道:「为什么啊?」崔风宪道:「谁带着手帕?」小秀忙道:「我这儿有。

    」拿出了一条锦帕,交给了崔轩亮,但觉香气扑鼻,图案花开锦茂,眼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