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 最是仓皇辞庙日

首页
说万熙所谓“大事”是万老爷子的丧事,他在说到这事之时的话语却是“我那桩大事”,听来已有蹊跷;可是伺候在旁,始终不闻动静的哼哈二才更似早已十分了然,他们甚至对万熙答允洪达展“托教”洪子瞻的行径全无半点异议—这,冰冻三尺,当非一日之寒—其中必然有个轇轕纷纭的解释,只是此刻他全然不知该向什么人去打听询问。

    看来除了万老爷子遗留下来那首四十四字的怪诗,一个由五颗弹头布成的奇字,还有六个老人的疑阵迷踪,他万得福只合是个一事不知的傻子了。

     祖宗家老宅向例有建筑上的定制,也有居处上的规矩。

    老爷子当然是以祖宗家为自己的家,老爷子身边服侍其起居行止、饮食穿戴的多不过五七人,少也仅需一二人,这一类的人—像万得福和瘸奶娘等—在帮中并无地位,但是由于同老爷子个人往来密切,关系非比寻常,是以仍然可以受到帮中老小光棍独特的尊重,甚至礼敬。

    不过,为了严格内外分际,历任老爷子对这一类的贴身近侍常有更周密、更细腻的防范。

    像万老爷子在日,哼哈二才通常只能在一、二进的正房、厢房间出入,若非召唤,是不得擅入三进房室的;若有召唤,大多都有训斥。

     在待客方面,一般也只到二进为止。

    这是因为三进正厅是祖宗祠堂,里面供奉着老漕帮自碧峰禅师、罗祖、翁、钱、潘三祖以至于历任老爷子的牌位。

    如非每月初一、十五和年节的例行参拜,只有关系着帮中生杀大计之事,才需到祖宗牌位前焚香顶礼;平素也只是瘸奶娘或万得福才能前来洒扫供奉。

    换言之,小爷万熙今晚这样率意到三进角落小室来待客接谈,是十分不寻常的勾当。

    若非他另有情由主张,则也可以是触犯祖宗家家规的忤犯之举。

     万得福到此再不能忍禁,当下正待蹿出浴室,翻过思过廊墙垣,绕回隔壁去问个究竟时,忽听隔壁万熙猛地扬声喊了声:“噢!还有—” 那厢二才并未答话,倒是洪达展应了句:“熙爷还有什么吩咐么?” “不敢!”万熙接着起身离座,孔洞一空,万得福什么也看不见了。

    只听那万熙接道,“我们老爷子生前有个贴身的光棍,叫万得福,当年出自北京六合自然门门下。

    ” “是万籁声的徒弟?” “所以身手是极好的。

    ”万熙道,“此人自老爷子归天之后便销声匿迹,不知道遁往何处去也。

    但不知老爷子忽然就这么气血逆行、一命归天,究竟同万得福这人又有什么关涉?好不好也请达公和子瞻世兄外头的朋友给留个意。

    ” “熙爷要死的还是要活的?” “按规矩,若是本帮光棍要拿他,自然不能擅动私刑,是非得解回祖宗家门审问不可的。

    不过达公是江湖同道,不在庵清的籍,自然无须替我们押送费事—只此人功夫极硬,还请达公留神……” 底下的话,万得福听不清,也不忍再听下去了。

    但见他两手握拳,指入掌丘,竟尔抠出八个口子来,登时鲜血如注,滴在那“水龙槽”中,将一槽污水更染得有如乌墨一般黑浓稠腻。

    脸上的两行老泪也喷涌而出,可称是涕泅滂沱了。

    可即令有这天大的冤枉、恩怨、悲恸和疑虑纠缠,万得福的灵台方寸之地,还有纤毫的清明神智,当即思忖:六老把我引向祖宗家来,想必有叫我探详究细的用意。

    如今我不能一心只想着申诉冤屈,而忘了自己身上的物证和线索。

    要是贸贸然现身,岂不反而落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想到这八个字,万得福非但又明白了一层六老的心思,也明白了先前门梁上倒插着七支袖箭的用意—六老是在邀约他一同逃匿遁藏,才有活路生机,也才能查明真相呢! 然而,此时的万得福若是一个将忍不住,就这么莽莽撞撞、糊里糊涂地冲身而出,与小爷万熙申诉公道、辩解冤情,非但当时未必得以保全名节性命,这老漕帮与天地会之间、与政府之间,乃至与日后数十百年台湾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许多关系、纠结便永无厘清昭著的一日。

    万老爷子因何不得不死?遗言留字中有何不得不隐的玄机?六老为什么不得不潜遁逃匿?老漕帮又为什么不得不进一步将其势力蔓延深绞进一部国家机器的枢纽之中?这些非但便要永世成谜,甚且无人知之、无人识之,亦无人记之忆之。

    相较于轻舟扬波、飞鸿踏雪之犹有余痕留迹者更加杳然了。

     好在这万得福千般壮怀、万种怒绪,抵不过一丝一点不明就里的不甘心—当下觑个方位,朝东南方扑身落跪,东南方隔着两堵石墙,一个房间之外,正是祖宗家的几十个牌位。

    万得福双目一瞑,将他日日挥扫拂拭的牌位细细观想了一回,匍匐磕了四个头,默道:“老漕帮列祖列宗在上,家下小人万得福顶礼叩告:万老爷子叫人行刺殒身,无人能知就里。

    小人身负遗命,可又背着欺师灭祖的冤屈—天可怜见,列祖列宗庇荫,容小人侥幸赖活一条贱命,总要将此事首尾查它一个水落石出、天明地白。

    万得福一日不死,便一日干着这事;一分一秒还有气息,便一分一秒想着这事。

    将来完了这事,万得福自来列祖列宗灵前请死谢罪的便了。

    ” 磕罢了头,也默祝毕了,万得福“嗖”的声立身而起,浑身的玄衣玄裤,却叫那地上的污水和眼中的清泪给浸了个透湿,贴皮沁肤,竟有几许凉薄之意。

    可只万得福自己明白得透彻:果如今正只他这孤影寒身是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

    这好汉此刻已经五十五岁了,临去匆匆,抵不住在洗辱门内、思过廊间打了老大一个喷嚏—倏忽惊走几只犹在高墙上下觅食的野麻雀。

    从此,万得福竟尔走上一条再也不能回头的道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