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弥勒异端

首页
安可从她每次回娘家时眉眼间的郁结觉察到,只是谢道韫从来不谈丈夫的事,他也弄不清楚问题出现在何处。

     她清谈玄学的造诣,更是名闻江左。

    每次谢安见到她,心中都暗叹一句为何她不生作男儿,那谢家将更经得起风雨,不用只靠她弟弟谢玄独力撑持。

     谢道韫趋前牵着谢安衣袖,移到门旁说话,道:“国宝把二叔闲置他的怨气,全发泄在娉婷身上,还……唉!让她在这里小住一段时间吧!” 谢安双目寒光一闪,沈声道:“那畜牲是否敢对娉婷无礼?”谢道韫苦笑道:“有二叔在,他尚未敢动手打人,不过却撕毁娉婷最心爱的剌绣,真令人担心。

    ” 谢安回复平静,淡淡道:“若那畜牲不亲自来向娉婷谢罪,休想我让娉婷回王家去。

    ” 谢道韫沉默片刻,轻声道:“二叔可知圣上已批准运用国库,兴建弥勒寺,以迎接弥勒教的二弥勒竺不归,若不是苻秦大军南来,此事已拿出来在朝廷讨论如何进行了。

    ” 谢安心头剧震,如翻起滔天巨浪。

     南晋之主司马曜和亲弟司马道子兄弟二人督信佛教,所建佛寺穷奢极侈,所亲呢者多是男女僧徒。

     佛教传自天竺,从姓氏上说,僧侣的竺、支等几姓来自天竺和大月氏,属胡姓,中土汉人出家为僧,也因而改姓竺或支。

    他的方外好友支遁本身是陈留汉人,也改为姓支。

     因君主的推崇,出家僧侣享有许多特权,在某种程度上等若高门大族外另一特权阶级,不但不用服兵役,又可逃避课税。

    寺院可拥有僧只户,为其耕田种菜;更有佛图户担负各种杂役。

    至于什么白徒、养女,都是为高层的僧侣拥有奴婢而巧立的名目。

    还有更甚于高门大族者是沙门不须遵循俗家的规例,所谓一不拜父母,二不拜帝皇,此之谓也。

     佛门愈趋兴盛,对国家的负担愈重,实为南晋的一大隐忧。

     可是比起上来,都远不及新兴的弥勒教为祸的激烈深远。

    弥勒教是佛教的一种异端,谢安本身对佛教的教义并无恶感,否则也不会和支遁交往密切,不过弥勒教却是另一回事。

     原来在佛经对释迦佛陀的解说,释迦并不是唯一的佛,谓“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宾劫,将来则有弥勒佛,方继释迦而降世。

    ”又说“释迦正法住世五百年,象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而现在是“正法既没,象教陵夷”故释迦的时代已到了日薄西山之时,第八代弥勒即将应期出世。

     北方僧人竺法庆,正是高举“新佛出世,除去旧魔”的旗帜,创立弥勒教,自号“大活弥勒”,势力迅速扩张。

    竺不归则是弥勒教第二把交椅的人物,两人的武功均已达超凡入圣的境界,佛门各系高手曾三次联手讨伐二人,均损兵折将而回,令弥勒教声威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