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投鞭断流

首页
安为南晋中书令,乃晋帝司马曜座下第二把交椅的当权人物,总揽朝政,今年六十四岁,年轻时曾短暂出仕,后退隐东山,至四十岁在千呼万唤下始东山复出,秉持开国丞相王导“镇之以静”的安民政策,令南晋得偏安之局,与大将桓冲一文一武,为南晋朝廷两大支柱,被誉为“江左伟人”。

     当时南晋形势,统治地区只余长江中下游和岷江、珠江流域,而其中又以荆、扬二州在政军两方面最举足轻重。

     扬州为首都建康北面前卫,其重要性不言可知。

    荆州位据长江中游,形势险要,亦为南晋西部军事重镇,同时荆州辖两湖一带,其刺史又常兼督附近诸州军事,以应付北方强胡,因而地广兵强。

    凡任荆州刺史者,必成实力最强大的方镇。

    故南晋一代,中央与方镇势力的激荡争持,大多与荆、扬之争有关。

    上一代荆州由桓温主事,便权倾朝野。

    幸好现任的桓冲,虽为桓温之子,但野心还不及乃父,荆、扬遂可相安无事。

    符坚看重的三个人中,除晋帝和谢安外,便数桓冲,于此可见一斑。

     被誉为当代第一名士的风流宰相谢安,虽已届暮年,仍是一副精华内蕴丰神俊朗的样貌,手摇羽扇,仿似诸葛武侯复生于世,五绺长须,身裁高颀,有一种说不出的潇洒和悠闲自得、孤傲不群。

     王坦之为开国丞相王导之子,位居左相,是建康朝廷谢安外最有份量的大臣。

    今年五十二岁,论外貌远逊谢安,略嫌矮胖,头发有点灰白,幸好脸上常挂笑容,声音柔软悦耳,下颔厚实,胖得来并不臃肿,具有世家大族的自信与随和,并不惹嫌。

     王、谢两家是江左最着名的世家大族,自晋室南迁,两家对晋室的支持不遗余力,朝廷的要位,均由此两家轮流出任。

    而两家在南晋“举贤不出世族,甩法不及权贵”的政策下,更是如鱼得水,备受尊崇。

    竹门对竹门,两家一向关系密切,藉姻亲加强两方关系,共同辅政。

     司马道子是晋帝司马曜亲弟,被公认为皇族第一高材,位列“九品高手”榜上,现职为录尚书六条事,总管朝廷各部门政务,其职权之大,足以牵制谢安,为晋室监察谢安的一着棋子,故他与谢安一向关系不佳。

     司马道子今年三十八岁,身段高而修长,有一管笔直挺起的鼻子,唇上蓄胡,发浓须密,一身武士服,体型匀称,充满王族的高贵气度。

    唯有一对不时眯成两道细缝的眼睛,透露出心内冷酷无情的本质。

    他腰佩的长剑名为“忘言”,是王族内最锋利和最可怕的武器,建康城内,除谢玄和王坦之的儿子王国宝外,再无敌手。

     亲政厅是晋帝司马曜在内廷处理公事的地方,这个自开国以来最关键性的军事会议,历时两个时辰。

    在宫外等候的谢安之弟谢石,从正午直盼至黄昏,始见谢安悠然出来,表面仍是那副闲适自然的样子,可是一向深悉谢安的谢石却捕捉到乃兄双目内一闪即逝、心力交瘁的神情,这可是他从未由谢安眼内见过的,可知会议进行得多么沉重激烈。

     谢石趋前,谢安倏地立定,沉声道:“给我找谢玄来。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